亚太日报评论员王鹏
当地时间3日晚,北京时间今日凌晨,一辆汽车在伦敦泰晤士河上的伦敦桥附近冲撞行人。随后,其附近的博罗市场以及沃克斯豪尔地区也相继报告了伤人事件。
据英国媒体报道,伦敦警方证实,6月3日晚发生在伦敦市区的3场袭击事件已造成6人死亡,多人受伤。此外,3名男性嫌疑人被警方击毙。
社交媒体上的一段视频显示,事发地已被警方封锁。媒体援引目击者的话报道说,事发现场还发生持刀捅人事件,有人受伤。
目前,英国警方已将这一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
试问:为何近年来在英国等西方国家恐怖袭击如此频繁?恐怖分子为何屡屡得逞、屡试不爽、前赴后继?这其中的“激励机制”是什么?
反恐专家的既有研究表明,所谓“恐怖主义”的行为模式和思想源头并不新鲜。
“恐怖”作为一种统治工具至少可以追溯到法国大革命时期:为消灭贵族统治,实现平民平等并保卫新生政权,执政的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党人决定用“恐怖主义”对付反革命分子;国民公会通过决议,“对一切阴谋分子采取恐怖行动”。
然而,最近数十年来“恐怖主义”之所以发展为全球公害,有两个技术进步起了“为虎作伥”的作用,一是单兵或小型武器、爆破装备的技术进步,二是互联网等大众传播手段的普及。前者赋予了恐怖组织、“独狼”等以个人或小组行动对抗强大国家机器、造成大规模现场杀伤的实战能力;而后者将恐袭暴行及其所产生的“恐惧”心态加以传播,通过大众媒体影响成千上万的人,而恰恰后一部分是恐怖主义最重要、也是恐怖分子最为渴望的结果。
从这个意义上看,西方媒体对恐袭的即时、如实、跟踪报道,恐怕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恐怖分子的“帮凶”——尽管他们主观上并无此意。
这一点在英国最近三起恐怖袭击及其报道中可见一斑。以上次曼彻斯特爆炸案为例,英美主流媒体不仅在第一时间对恐袭做了详尽、及时的报道,而且在恐袭之后,随着对恐怖分子的生平经历、邻居评价、社会观感的深入报道,以及对受害者家人的一一采访、亲朋好友对受害者生前音容笑貌的追忆等等,无疑将恐袭所带来的“恐慌”延续下去。
诚然,这些做法在伦理、道德上是正确、无可厚非的,我们理应对恐怖分子痛加谴责,并追思逝者。然而,这一切在潜在的恐怖分子看来,是否也是一种“激励机制”呢?这只是一个猜想,但值得深思。
国际社会、全英国民对恐怖分子的强烈谴责,在以死效忠某种信仰的(潜在)恐怖分子看来,不正是“敌人的谴责与恐惧就是最好的褒奖”吗?而延续数周的全民性的哀悼、痛苦与悲伤之情在媒体和社交网络上的流转与发酵,不正是恐怖分子所渴望的“战绩”吗?
在做了上述分析后,我们可以初步推论,目前西方主流媒体有关恐袭的播报方式,即便在主观上绝无恶意,即便每个环节都符合传播规律和新闻从业道德,但客观上却有可能是恐怖分子“喜闻乐见”的。这值得媒体人与安全部门深思。
作者简介:
作者王鹏,系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亚太日报观察专栏作者均为资深新闻从业人员和国际问题专家,长期从事国际报道,他们秉承亚太日报原创、独家、深度、开放、联动的理念,以独特的视角评述当今国际大事。
(来源:亚太日报)
相关链接:
伦敦连续袭击伤人事件已致6人死亡 警方定性为恐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