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基建施工图渐明 二季度投资增速将反弹

亚太日报

text

地方版的新基建相关建设方案正在加速落地。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14日,全国累计有十余个省份或地区出台相关方案计划。业内人士表示,政策引导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但不同地区的基础不同,结合自身条件循序渐进是最优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持续发力,为基建投资项目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二季度投资增速将明显反弹,相关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下半年将会体现的更明显。

地方新基建

新政密集发布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明确新型基础设施是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近期中央多次强调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仅5月上旬,上海、江苏、山东青岛、贵州、甘肃、云南昆明等多地出台政策文件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记者注意到,这些文件主要围绕5G、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在部分文件中,明确了新基建发展的量化目标。如:《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 (2020-2022年)》的通知提出,明确未来三年新建3.4万个5G基站;加快布局全网赋能的工业互联网集群,建设100家以上无人工厂、无人生产线、无人车间,带动15万企业上云上平台等;贵州省深入实施基础设施“六网会战”中,在互联网方面,将加快5G网络建设,力争建成5G基站2万个,实现县县通5G。计划完成投资160亿元左右。

此外,个别地区还就新基建建设服务出台了专门文件。如:甘肃特别针对新基建的用地服务保障出台文件,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用地范围。也有地方发布了建设标准。如:雄安新区发布了智能城市建设标准体系框架(1.0版本)和第一批标准成果,设立智能城市专项工程,已经启动38个政府投资项目,以及多个社会投资的通信网络、5G基站、智能化应用等项目。

一位券商负责债券发行部门的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政策文件是政策导向的体现,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但不同地区的基础不同,结合自身条件循序渐进是最优选。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隆云滔博士认为,需要有效的制度来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降低交易成本和投资运营风险,以充分发挥新基建的社会经济功能。

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此前曾透露,下一步将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

新基建等重点项目

投资落地加力

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建设,用好已下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在各地公布的2020年年度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计划中,不少省份部署了新基建推进项目。根据赛迪顾问收集分析的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情况显示,安徽、广东、浙江的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数绝对量较大,分别达到280项、165项、109项;河北、山东、广东的新型基础设施数量占比较高,分别达到43.5%、35.0%、34.1%。

新基建项目的投资和落地力度持续加大。5月初,广州举行首批数字新基建重大项目签约及揭牌活动上签约项目共73个,总投资规模约1800亿元,项目覆盖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新基建重点领域。昆明市也明确将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及物联网、“智慧+”等领域打造新型基础设施,重点项目394个,今年计划完成投资589.84亿元。上海的方案中,目前已初步梳理排摸了未来3年实施的第一批48个重大项目和工程包,预计总投资约2700亿元。

前述机构人士表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持续发力,为基建投资项目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二季度投资增速将明显反弹,相关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下半年将会体现的更明显。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