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問如何開出醫患關係滿意的良方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據新華社報導,近來,一波接一波的熱點事件將公眾對醫療領域的關注推向新的高潮。這些熱點事件反映出哪些問題?如何對症下藥?

一問:尋醫問藥求助誰?

不到一歲的小寶,半夜突然發燒到38.5攝氏度,嗓子嘶啞。要不要送醫院?不送醫院應該如何照顧和治療?媽媽一邊百度,一邊給孩子貼上退燒貼,爸爸慌亂地給熟人朋友打電話諮詢。南昌市民劉曉初為人母,遇到小寶出生後第一次發燒,只能在網路搜索和每隔一個小時量一次體溫的慌張中度過了一夜。

先百度,再找熟人,最後直奔大醫院。這是眾多和劉曉一樣的年輕人在家人患病後的“三步曲”。劉曉在美國留過學,她對那裏的家庭醫生印象頗深,家人身體不舒服首先找家庭醫生,由家庭醫生給出一般治療和就診建議。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務科科長李建林認為,我國醫療改革的總體設計就是要形成適應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而家庭醫生是完成這一目標的重要基礎性環節。但要讓患者真正信任,必須得是綜合程度較高的醫學人才。如何讓經過良好醫學教育的優秀醫生充實到基層醫療機構,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近年來興起的互聯網醫療也在嘗試以互聯網方式解決資訊流通問題,通過醫生線上諮詢,合理引導患者就醫。

二問:掛號難、看病貴咋解決?

今年1月,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組織開展了獨立第三方評估,對全國136家樣本醫院的患者滿意度進行問卷調查。調查顯示,我國門診患者的總體滿意度為91.4%,住院患者的總體滿意度為96.2%。那麼,不滿意的患者主要對哪些方面不滿?又該如何改進?

調查顯示,無論是門診還是住院患者,總費用和自付比例與滿意度都成負相關,即總花費越高、自付比例越高的患者滿意度越低,說明費用水準和醫療保障程度對於患者的就醫體驗很重要。此外,門診患者的滿意度還與掛號方式有關,採用網路預約掛號方式就診的患者滿意度高於通過窗口掛號就診的患者。

要讓患者滿意,就需對症下藥。

公眾反映最為強烈的“看病貴”問題,突出表現為藥品、耗材價格高,檢查費用高。這就需要從流通環節切斷藥價虛高的利益鏈條,讓藥品價格切實降下來,讓不必要的檢查減下來。而“看病難”的問題,關鍵在於醫療資源總量不足、分佈不合理,而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是破解這一難題的關鍵。

“事實上,‘看病難’的直接原因是分級診療沒有實現,即病人的分流沒有分層分級進行。小醫院門可羅雀,大醫院裏常見病的病人擠佔了疑難甚至危重症病人的醫療空間,導致彼此之間都看病難。”湖南省兒童醫院副院長李愛勤說,目前,我國醫改正著力推動藥價“透明化”,進行分級診療試點,“但改革並不能一蹴而就,仍需持續不斷地向前推進”。

三問:誰來保護醫者?

近日,廣東省人民醫院口腔科醫生陳仲偉在家中被曾經的患者砍成重傷,在經過43小時的連續搶救後,最終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去世。砍人的患者疑似有精神病史。5月10日,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醫院一名外科醫生在辦公室內被三名男子持刀刺傷;江西省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遭到7名患者家屬圍毆……

對於一起起暴力傷醫事件,國家衛計委10日晚間發表聲明稱,將會同公安部等部門,堅決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對暴力傷醫“零容忍”。呼籲全社會共同參與,為患者建立良好有序的就醫環境,為醫務人員營造安全穩定的執業環境,構建醫患攜手、共同戰勝疾病的醫患關係。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童南偉認為,醫患糾紛是目前我國醫療體系改革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要徹底解決醫患惡化趨勢,需要持續推進醫療制度改革,理順大醫院的利益分配機制,讓大醫院回歸公益性,破解“看病難”“看病貴”。改善整個醫療“大環境”,才能根治醫患關係的“小環境”。具體來說,一是加強“醫鬧入刑”的打擊力度,捍衛正常的醫療秩序;二是健全困難群體疾病應急救助體系,杜絕一部分患者因無錢交納醫藥費而選擇醫鬧的行為;三是作為一個高風險、強度大的工作,醫療行業亟待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薪酬待遇和激勵機制,消除醫生的後顧之憂,讓醫生安安心心看病。

四問:社會辦醫出路何在?

社會辦醫到底是“鯰魚”還是“洪水猛獸”?民營醫院到底應該走一條什麼樣的發展之路?

成都市愛迪眼科醫院總經理張遊認為,社會資本進入醫療領域還存在政策法規細則標準滯後、人才缺乏、融資難等“梗阻”,亟待根本解決。尤其是目前高素質的衛生技術人員多集中於大型公立醫療機構,民營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學科結構、年齡結構不盡合理,發展後勁和市場競爭力不足。

成都市衛生計生委審批處處長佘芳建議,社會辦醫是醫改的一個趨勢,促進社會資本辦醫有利於為社會提供多元化、多層次的醫療保健服務,形成競爭共贏的辦醫格局,不能因為極端個案就全盤否定民營醫療機構。政府需要加快建立公平開放的醫療市場規則,進一步加強監管,引導民營醫療機構結合市場需求和自身優勢,形成特色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並培育和扶持非公立醫療機構行業協會,充分發揮其在行業自律和維護非公立醫療機構合法權益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引導社會資本科學規範辦醫。(執筆記者:胡浩、吳晶晶;參與采寫:董小紅、高皓亮、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