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香港| 盂蘭勝會"鬼門開" 傳說中的禁忌有哪些?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記者 李夢歌 綜合報道】傳說,陰司地府在農曆七月初一大開鬼門關,讓鬼魂可以來到人間,直到七月三十日才再次關閉。佛教將農曆七月十五日定為“盂蘭盆會”,而道教則稱之為“中元普渡”。

盂蘭節,香港人俗稱其為“鬼節”

盂蘭節,香港人俗稱其為“鬼節”,是香港持續時間最長、遍及範圍最廣的節日。每年農曆七月,許多團體舉辦一天至五天的盂蘭勝會,總數達百多個,其中以潮州人盂蘭勝會最多。而人們也會祭祀祖先,以此教育子孫後代要孝敬父母,善待親人,部分市民也會在路邊焚燒紙錢香燭以超渡遊魂。

盂蘭勝會:源於潮汕傳統習俗

香港的潮籍人士約有120多萬,而香港盂蘭勝會的起源,要追溯至上世紀1940年代至1950年代。那時,不少潮州、海豐、陸豐、鶴佬籍人士移居香港,也將自己家鄉盂蘭勝會的傳統習俗一併帶來。

這些早年來港人士大多從事苦力行業,過著無親無故而又艱苦的異鄉生活,也因此讓同鄉之情顯得更為深厚,即使沒有血緣關係,亦稱兄道弟。每當有同鄉不幸去世,便按家鄉習俗在農曆七月舉行盂蘭勝會,超渡“好兄弟”(孤魂),同時拜祭神靈,向祖先表達孝道,希望獲得庇祐。

兩位中東婦女欣賞盂蘭勝會裝飾

2011年,潮人盂蘭勝會還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鬼門大開”日港人祭祀講究多

香港的盂蘭勝會分為潮式、鶴佬和廣府式,當中潮州公和堂是全港首屆盂蘭勝會主辦者,早於1897年舉辦,仍保留“請孤魂”的習俗,即是到乘車迎請區內各路神明,再到墳場外圍請“好兄弟”的香火,才返回會場。盂蘭勝會舉行的目的,為布施僧眾,為先人作進行超渡,與大街小巷的鬼節民間風俗不能混為一談。

佛社居士在神壇前進行“走五土”儀式。 圖/香港記憶

盂蘭勝會期間,道士到場做法。 資料圖片

在農曆七月裡,香港各區的公園、廣場或球場多會舉辦盂蘭勝會,各會場設有施孤台、建醮台、戲台、大士台、神壇等。其中,以於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舉辦的潮人盂蘭文化節最為盛大。

盂蘭勝會中的“盂蘭”由梵文“Ullambana”譯來,意為“救倒懸”,即救度亡魂倒懸之苦,是來自民間《目蓮救母》的故事。

盂蘭勝會設有孤魂台供奉先人和孤魂。圖/香港記憶

發展至今,祭祀祖先及陰曹無祀孤鬼仍是盂蘭節期間的主要活動,具體包括鬼門關、燒街衣、盂蘭節忌諱、盂蘭節神功戲、大士王、平安米、福物競投等內容。

——燒街衣

市民在盂蘭勝會點燃香燭拜祭。 亞太日報記者呂小煒攝

燒街衣是香港自開埠以來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間風俗,目的是讓那些無依的孤魂有衣物禦寒,有食物裹腹。

一踏入農曆七月,人們都會於入夜後,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用作祭品的食物在路邊拜祭一番。

“燒街衣”為的是讓那些無依孤魂有衣物禦寒,有食物裹腹。 資料圖片

通常,祭祀者需預備白飯、豆腐、芽菜、花生、白酒、茶、香燭、生果等作為祭品,甚至還有人將1、2毫的錢幣撒在馬路上,以求買通牛頭馬面和小鬼,帶走霉運,保祐一家平安。

——神功戲

觀眾在觀看“神功戲”後離開。亞太日報記者呂小煒攝

神功是指為神做功德之意,因為慶祝神誕或配合打醮等活動而上演的戲曲便被稱為神功戲。一般神功戲會在臨時搭建的竹棚上演,以便人神共樂。

——派平安米

工作成員在祭幽後向坊眾派米。 圖/香港記憶

潮州人盂蘭勝會的最大特色是祭品豐富,神棚內有糕點食品、洋酒飾物,附薦棚旁邊放有白米和日常用品。祭幽儀式結束後,工作人員將白米分發給在外面輪候的市民,他們認為此舉既可幫助貧苦大眾,既為救濟貧民,亦為先人積福,謂之“平安米”。

——福物競投

在盂蘭勝會的最後一天晚上,主辦機構在場地設宴,大家聚首一堂。期間將會競投福物(洋酒飾物等),價高者得,以彌補盂蘭勝會的開支。

——盂蘭節忌諱

香港觀塘的潮人盂蘭勝會佈置。 亞太日報記者呂小煒攝

因為當天“鬼門關”開放的傳說,過去某些行業的人,因為畏懼鬼魂作祟,在七月裡會停止工作。例如做土木工程的,在這個月裡忌諱開工動土;造船的,忌諱新船下水;行商的,忌諱商店開幕;嫁娶定盟的,忌諱娶得鬼妻;出外旅行的,忌諱行近水邊,怕成為落水鬼的替身等。

怕“撞鬼”?“盂蘭跑”打破禁忌

盂蘭跑途徑港島中西區眾多見證“生老病死”的地點

今晚(16日晚)就是盂蘭節了。按傳統,這一晚香港人都會早早回家,因怕夜歸會“撞鬼”。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某機構打破禁忌,當晚發起“盂蘭跑”,途徑港島中西區眾多見證“生老病死”的地點,如東華醫院、廣福義祠、壽衣店等。參加者將扮演成長者、臨終病人或照顧者,在這個特別的節日里,為嚴肅的生死命題賦予更多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