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蒙娜麗莎時,中國人在想什么?

新华社

text

【亞太日報訊】中國人習慣或擅長山水畫、書法以及篆刻。那麼,當走進西方的博物館,看到天使、聖母或者微笑的蒙娜麗莎時,他們在想什么,又是怎麼看呢?

武漢大學的法語系主任吳泓渺,曾在法國留學六年,學習語言科學。他坦言,每當面對一幅西方畫時,還是常會感到忐忑,莫名其妙。參觀博物館,也許會像很多遊客一樣,看了一幅又一幅,最後只能說“我來了,我看了。

“在喬托的《天使報喜》前,我很難找到感覺。一位處女,因為上帝的一句話而受孕。孔子說天無語,本質的東西一定是靜默無聲的。而在你們西方人那,什么都要明白地說出來。吳泓渺說。

與這位中國學者對話的,正是北京藝術8創始人佳玥,一位身居北京十年的法國人。從喬托到畢加索,從倫勃朗到委拉斯開茲,再到達芬奇,兩位中法人士圍繞著二十多幅西方名畫,在對話中發掘兩種不同文化在看、感、思上的差異,並集結在《當蒙娜麗莎遇到中國人》一書中。

蒙娜麗莎既是書中的一小部分,也代表了西方文化。佳玥說,這本書既不想鼓吹西方繪畫有多么漂亮,也無意說歐洲文化有多么特別。“我只有兩個目的,相互理解,並從對話中找到樂趣。

根據起初的設計,由主修藝術哲學的佳玥向吳泓渺提問。後來,由於對對方文化的好奇和興趣,變成了兩個人的相互提問。在佳玥位於北京一個老衚同的家中,佳玥和吳泓渺品著紅酒,往往你一句,我一句,聊上一個下午。

除了一問一答外,便是促使對話步步深入的問題和反問。有時候,為了弄清某個疑點,兩人躍出本書初始設定的範圍,以至於這本書看上去不單單是一本談藝術的書,而變成了探討各自文化執著點和盲點的書。

比如在第一章中,選了九幅與基督教相關的畫作,從《天使報喜》到《耶穌復活》,涉及到的主題有未婚先孕,道成肉身,決然不同的語言觀,十字架的寓意,悲憫情懷和畫中各種小物件在基督教中的象徵意義。

吳泓渺說,以人的交往舉例,兩人相遇,互不了解。我怕受到你的歧視,假裝自己什么都懂。然而,沒有了解對方的善意,對方也不會以善意回應我,最終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戰爭。我常問自己,凡是視野開闊、胸無成見的朋友,會有意尋找異國文化的優點。我能做到嗎?如果不能,是因為太自卑,還是太自大呢?

書中以對話為依託,對每幅畫進行了個體體驗式的欣賞方法。對於佳玥來說,這些畫大多是她較為熟悉和喜歡,並且代表西方思想的畫作。“最重要的是,通過繪畫,我們可以提最重要的哲學和文化問題,從而更加了解對方,了解世界。她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