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机器人餐厅开业,两年内要突破千家

界面新闻

text

1月12日,作为碧桂园机器人板块的重要布局,Foodom机器人中餐厅旗舰店在广州珠江新城开业了,这是其首家对外营业的机器人中餐厅。如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打造高科技企业上的杨国强对此很重视,开业前不止一次来实地检验过。

从去年5月成立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到如今首家机器人餐厅开业,碧桂园在机器人餐厅板块已投入2.4亿元的研发经费。近期碧桂园2020年工作会议上,杨国强将机器人餐厅和博智林机器人、现代农业、碧优选一同列为碧桂园高科技产业版图。

碧桂园对机器人餐厅如此看重的原因,碧桂园集团助理总裁、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总经理邱咪在近期的交流会上表示,国外很少吃到中国味道,碧桂园做机器人餐厅就是为了想让中华美食走向全世界。

邱咪是在碧桂园地产板块待了很多年的“老臣子”。她透露:“杨老板找我来做机器人餐厅的时候说会投入10亿元,希望能做成中国餐饮品牌前十强。”

在碧桂园看来,机器人烹饪的最大特点在于高效和稳定。目前为止,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已组建约750人的研发运营团队,创造了中餐、火锅、快餐、煲仔饭和粉面店等5个不同餐厅业态的产品线。

据悉,Foodom机器人中餐厅已投入自主研发的46种机器人,包括迎宾机器人、煎炸机器人、甜品机器人、汉堡机器人、调酒机器人、煲仔饭机器人、炒锅机器人、云轨系统以及地面送餐机器人等。

碧桂园提供数据显示,汉堡机器人制作一个汉堡只要90秒;炒锅机器人配置32口炒锅,可以同时、不间断制作,单一菜品炒锅机器人平均烹饪时间仅需3-5分钟;煲仔饭机器人拥有24个煲位,效率远高于传统煲仔饭烹制模式。

食品安全是做好一家餐厅的基础。为此,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将建立自己的中央厨房。

碧桂园方面表示,自建的中央厨房会严格把控食材源头,优选各类食材并做到全程电子溯源,自动化的流水线和智能加工设备保障处理过程避免污染。

据悉,经过标准化处理(包括切配、过油、飞水、腌制等工序)后的食材在到达餐厅后会直接进入冷库封闭保存,直至食材进入机器人烹饪设备,整个烹饪过程会与人工隔离。

梦想很美好,但对于一家企业而言,盈利始终是绕不过去的问题。邱咪指出,三年内机器人餐厅的投入是不将研发费用计算在内的,这算碧桂园集团的投入,所以餐厅菜品定价比同档次的餐厅要更便宜。

她坦言,只有规模化发展才能盈利,今年内计划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开超过200家机器人餐厅,两年内全国的规模不会低于2000家。

碧桂园机器人餐饮公司副总经理肖然透露,海外扩张的时间表还在制定中,但应该会先到香港去。另外,为助力规模化发展,碧桂园计划建设四个中央厨房,东莞麻涌在建第一个,占地面积达30亩,能够覆盖到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剩下三个会分别落地长沙、苏州以及雄安霸州。

机器人餐厅之所以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主要在于成本控制优势。从人工成本来看,一家机器人餐厅的员工配置会只有正常餐厅的五分之一,不过由于刚营业的原因,首家机器人餐厅配有十多名服务员,为使菜品更丰富还配置了1-2名厨师。

肖然指出,现在开一家中餐厅至少要雇佣6名厨师,一名厨师一年的工资是15-18万,6名总计一年超过一百万,机器人餐厅仅1-2名厨师的话也可以节省不少。未来通过数据化管理可做到1-2个工作人员管理一个区域的餐饮机器人,而且,这能解决人力流动性高,而为之带来的菜品不稳定的问题。

在肖然看来,未来餐厅品牌溢价以及食材供应链都可以降低机器人餐厅的成本。据悉,千玺机器人餐饮在食材供应链上可以整合碧桂园在现代农业方面积累的优势。

碧桂园从2018年6月15日起,宣告向现代农业进军,并正式揭牌“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 揭牌仪式上,杨国强表示,未来会把精力放在除了地产之外的业务上,农业就是其中之一。

碧桂园采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土地、技术、设备、生产加工和渠道销售等一站式方式,实现农业产业一体化,同时杨国强提出,要做好黑龙江建三江无人农场的示范。如今机器人餐厅的大规模扩张计划,或许也将与其现代农业产生一定的协同作用。

除了机器人餐厅外,博智林机器人也是碧桂园发展的重点。碧桂园提供数据显示,自2018年7月成立以来,博智林机器人已递交专利申请超过1500项,在研建筑机器人项目59个,其中29款进入工地测试阶段。

在杨国强看来,装配式与建筑机器人的结合是未来建筑的必由之路。为了实现机器人建房,

碧桂园现在强制推行图纸标准化,所有的数据都会在设计的图纸记录好,接下来还会有装配式工厂,生产标准化配件。

碧桂园2020年工作会议上,杨国强指出,机器人事业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大家都在拼尽全力。不过在发展新业务的过程中,碧桂园的地产主业还是保持稳定, 2019年权益销售额为5522亿元,第三方全口径销售额达到7715亿元,仍位居行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