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城市居民最有錢:長三角最富 珠三角低調

第一財經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 林小昭)哪些城市的居民最有錢?人均可支配收入這一指標具有一定代表性。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通過查閱包括直轄市、省會城市(不包括拉薩)、計畫單列市、蘇州等經濟總量較大的市在內的40個主要城市數據,並對這些城市201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標進行排名後顯示,長三角城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3萬元的城市主要位於中西部。

珠三角明顯落後於長三角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現金收入能用於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長期以來作為反映一個地區居民收入水準和城市經濟發展水準的重要指標,是瞭解居民生活變化情況的基礎。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公報,2015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4%;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長8.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

當然,不同地區、不同城市之間的差距很大。這其中,上海和北京兩大直轄市領銜各大城市。去年上海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962元,增長8.4%。北京則以52859元位居第二,與上海的差距僅為103元。京滬兩大直轄市作為強一線城市,現代服務業最為發達,而現代服務業正是高收入人群集中的行業。

2015年,總共有3個城市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超過5萬大關。除了京滬,還有蘇州,蘇州這一數據達到了5.04萬。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五名中,除了北京,其餘四個城市全部位於長三角,分別是上海、蘇州、杭州和寧波。此外,南京和無錫列第七、第八位。這些城市全部超過了4.5萬元的大關。

相比之下,珠三角的幾個主要城市要黯淡不少。最高的廣州以46735元位列第6,深圳則位列第9。另外兩個製造業大市佛山和東莞均為39700元多,與同類型城市蘇州、無錫、寧波、溫州均有較大的差距。

為什麼珠三角幾個城市會明顯落後?廣東省政協委員、深圳市委黨校副校長譚剛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人口與產業結構是兩者差異的一大原因。在人口方面,這些城市的城鎮常住人口都包括戶籍人口和外來常住人口。所不同的是,長三角城市的戶籍人口占比更大,而珠三角城市外來常住人口占比更大。通常情況下,戶籍人口的整體收入更高,因此長三角城市的收入水準更高。

譚剛說,產業形態差異也是一大原因。江浙地區集體經濟更為發達,也有很多大型企業。集體經濟比較規範,政府財政收入和老百姓(47.600, -0.24, -0.50%)從集體經濟中所獲得的收入會比較高。而珠三角私營經濟比較發達,像出租房屋等財產性收入很難反映在統計數據當中。

一般而言,儘管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包括了工資性收入、經營淨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但在現實統計中,工資性收入占大頭,而從事商業以及獲取財產性收入方面,則體現較少。

廣東省綜合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彭澎分析,統計口徑的差異是兩地的一大差別。江浙集體經濟更多,統計比較規範。而廣東的小個體經濟占比更大,統計不是很規範,小富即安的人特別多,想方設法隱藏收入。“這邊的特點是比較低調,不露富,很多收入都是隱瞞的。比如廣州作為商貿城市,很多人是一鋪養三代,正式收入沒有,但鋪金又不會體現在收入當中。”

在產業結構方面,彭澎說,珠三角的傳統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占比很高,比如廣州有很多專業批發市場,這方面的就業群體特別多,但收入不高。整體上看,長三角的就業素質更高一些。

東北收入增速慢

從區域分佈上說,不同區域的城市之間差別十分明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城市遙遙領先於中西部和東北的城市。

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中,京滬之外,大體上長三角收入最高,珠三角次之,福建和山東的城市緊隨其後。其中,收入前16名中,除了位居第13的長沙外,其餘城市均來自沿海發達地區。

當然也不是沿海發達地區的城市都靠前,例如天津去年的人均GDP達到了10.9萬元,以省份算,位居31個省份第一位,超過了北京和上海。但去年天津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34101元,不僅與上海、北京相差很遠,而且還排在長沙、武漢、呼和浩特、瀋陽、大連等中西部和東北城市後面,在40個城市中僅位列第22位。

究其原因,主要在於產業結構的差異。例如,相比京滬以金融、互聯網等第三產業為主的經濟結構,天津則是以重化工業為主。以工業為主的城市在居民收入方面顯然不如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城市。

專家指出,一些地區主要靠投資拉動和能源消耗為主,投資主體主要是央企和大國企,在做大產值的同時,老百姓的收入並沒有與之同步。

中部6個省城相互之間差距也比較大。其中,最高的長沙達到了39961元,正在逼近4萬元大關,與不少東部沿海發達城市相當,比中部最低的太原高出了1.2萬元。

在西部城市中領先的昆明、成都和西安均高出全國平均水準,且機場旅客吞吐量都位居全國前十名,第三產業較為發達,收入也相對較高。其他幾個西部城市則比較靠後,其中,西寧以25232元位居倒數第一,蘭州、重慶、貴陽、銀川、南寧等也比較靠後。必須指出的是,作為直轄市,重慶的總人口接近3000萬,相當於一個中等省份,若只以主城區計算,排名肯定靠前一些。

東北地區四大城市中,瀋陽和大連比哈爾濱、長春高出不少,長、哈兩市低於全國平均水準。這四個城市的增速均比較低,例如瀋陽去年收入增速只有7.1%,大連為6.8%,哈爾濱為7.5%,長春為6.6%,均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準。

東北當地某發改系統一位人士告訴本報記者,東北的產業結構不太合理,重工業多、輕工業少,導致東北就業不足,人口流向南方,社會民生對財政的依賴度增強,經濟發展難度加大。在收入增速下滑的同時,東北的隱性失業問題也比較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