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依斐 李雪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8日至10日对中国展开国事访问,这是他入主白宫以来首次访华,其与习近平主席的第三次会晤也同样令人瞩目。
经贸问题或成会晤重点
据美国财经媒体CNBC报道,此次访华,特朗普或将寻求达成数十亿美元的交易,缓解两国之间高达35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在7月举行的“全面经济对话”之后,两国都表示有意在此方面有所作为。而鉴于陪同美国总统出访的商务代表团包括波音公司、钱尼尔能源公司、得克萨斯液化天然气公司及美国大豆出口委员会的首席执行官等人,媒体分析这些交易可能会集中在中国购买美国的能源及农产品上。
美国商界则担心特朗普对赤字的关注可能会分散中美关系中更大的问题,他们希望在市场准入规则、未来行业竞争、知识产权等方面有所突破。安可全球中国主席詹姆斯·麦格雷戈表示,希望政府重视产业政策方面的谈判。
布鲁金斯学会政策专家莱恩·哈斯认为,在两天会面期间,中国领导人希望在尊重和追寻建设性成果基础上,特朗普能实现平衡贸易以及在朝鲜问题上更好的合作。美国领导人则寻求中国缓和行动以防双边关系不平衡,特别是涉及美国在华企业的待遇。
中国外交成就有目共睹
牛津大学现代中国历史与政治教授拉纳·米特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表示,特朗普的亚洲之行是他赢回美国外交伙伴和亚洲盟友的大好机会。尤其重要的是,他将于11月10日在越南岘港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上发表讲话。“如果特朗普让这些国家意识到美国在该地区的存在已经无法保证,那么这些国家现在就将开始‘对冲’战略,中国将更加强大。该地区权力结构将会发生变化。”米特说。CNN报道则指出,即使下一任美国总统重返亚洲,或重申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中国在2017年取得的成果也很难逆转。
CNN近日撰文称,从任何合理的衡量标准来看,2017年是中国外交十分“出彩”的一年。美国《时代》杂志亚洲版于11月3日公布最新一期(11月13日)封面,以英文及简体中文写上“中国赢了”(China won)。欧亚集团总裁兼创始人伊恩·布雷默在《时代》周刊发表的文章《中国经济如何赢得未来》中指出,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具实力的国家。而且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比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导国际体系的美国模式更为完备,甚至更可持续。美国力量的支柱——军事联盟、贸易领导地位和推行西方政治价值观的意愿正在减弱。他总结道,在可预测的未来,中国很可能保持强大和稳定,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将继续增长。
拉纳·米特在接受CNN采访时表示,中国将自己置于一个有更多选择和更多机会的位置上,部分原因是中国自身,部分原因是特朗普的影响。前《华盛顿邮报》驻北京负责人约翰·庞弗雷德近日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文章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给中国的崛起带来了一剂催化剂。他指出,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为中国确定亚洲贸易关系的进程奠定了基础。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也给中国提供了更多空间。当中国将目光转向未来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特朗普在推特上迷失了方向。约翰·庞弗雷德指出,如果现在问香港的金融领袖们,可能会造成亚洲不稳定的潜在因素是谁,答案会是美国。
在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之后,中国表示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各国领导人在巴黎作出的庄严承诺,坚持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大方向不动摇,要立足于采取实际行动,实施好国家自主贡献。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历史学教授杰弗里·沃瑟斯特伦说,(特朗普决定退出《巴黎协定》)相比之下让中国看起来很好。
香港大学教授徐国琦认为,特朗普越是“笑傲江湖”,相比之下中国显得越负责任。在他看来,尽管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发表了强硬的对华言论。但他显然正在努力与中国建立更亲密、更友好的关系。他表示,随着特朗普在国内外面临的不确定,中国在国际上的崛起似乎是肯定的。
CNN报道还肯定了“一带一路”倡议,称其被认为是成功的,由渴望分享的慷慨的领导人参加。大西洋理事会研究员克雷格·哈特发表文章《特朗普将世界舞台拱手让人》也提出了类似观点。克雷格·哈特指出,与特朗普“美国第一”的理念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亚洲内外促进了广泛和一体化的发展。
克雷格·哈特还指出,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展示出全球领导力和影响力。中国的发展理念引起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共鸣,那些发展中国家也在追求经济增长,同时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国持续数十年的经济增长以及作为制造业和技术中心的崛起引人注目。中国政府在共同关心的议题上与其他国家慷慨提议并积极合作。“成为我们当中的一员(being one of us)”这样一种理念使得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榜样。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