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紐約時報中文網14日刊載日本作家加藤嘉一的文章,指出美國“重返亞太戰略一度令日本和東南亞國家歡欣鼓舞,因為它們急需這個幫助對抗中國
的“軸心國家;但“共鬥中國的景象並未發生,習近平反而強化出“走自己的路,讓美國去說的執政風格。所謂的“重返亞太不過是種華而不實的“刻奇戰略。文章摘編如下:
“刻奇(Kitsch)一詞最早見於19世紀的德國藝術市場,後借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在中國流行。“刻奇形容一種自我討好、自我迎合、自我感動的傾向。因此,有人把“刻奇稱為“靈魂的虛腫症。蔣方舟《文藝青年與“刻奇》一文中寫道:“任何情感一旦被組織化,就有宗教化的嫌疑。組織中的所有人進入了一種接近幻覺的自我感動,看到誰都親切,任何一句話都覺得說中了內心深處最柔軟的角落。
“刻奇不僅是文藝青年的專利,國際
政治中也有“刻奇。我認為,美國總統奧巴馬的“重返亞洲戰略,就是一個生動的案例。
今年4月,奧巴馬總統訪問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四國。因為去年10月美國政府“關門事件令奧巴馬訪問東南亞的計畫被迫取消,所以這次亞洲四國行具有還債的意味,其核心目的是通過加強與同盟國及夥伴國的關係,推動他提出的亞太再平衡戰略。
美國再平衡的對象無疑是崛起的中國。中國在亞太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影響力日益擴大,在東海、南海與周邊國家的主權爭端中日益強勢。雖然亞洲鄰國也能從中國崛起中獲得經濟利益和商業機會,但面對一個政治體制不同、國力大大超出自己的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更強烈的感覺是壓力,甚至恐懼。
國際政治中有一個概念叫“勢力均衡,在一個地區的不同陣營的勢力間達到平衡,地區安全形勢才能夠穩定下來。美國至今依然依靠日本、韓國、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同盟國來維持亞太秩序,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基於現實主義的均衡理論。冷戰期間,美國制衡的對象是社會主義蘇聯,而今,蘇聯不存在了,制衡的對象自然地轉為社會主義中國。
歷史告訴我們,大國或者潛在的大國具有對外擴張的傾向,尤其當這個國家在政治與軍事、經濟與社會、制度與觀念、硬實力與軟實力之間難以達到平衡,被民族主義,甚至民粹主義輿論推動時,一個國家容易失控,而為了避免內部失控,國家往往選擇或被選擇的是對外擴張,甚至侵略。二戰前夕的日本,恐怕是典型的實例。
“今天的中國有沒有可能重走二戰期間日本的路子?2014年5月上旬,我在哈佛大學校參加的一次閉門討論會上,一名日本自民黨議員向一名哈佛大學教授這樣詢問。意思是,今天的中國就像二戰期間的日本,軍人忽悠文官,決策系統失控,知識份子無聲,民眾盲目恐慌……可能陷入對外擴張和侵略的境地。這位專攻東亞問題的學者顯得有些尷尬。我想他很難否認,這種擔憂是現實的。
這位議員的擔心在日本政界、學術界很有代表性。據我觀察,其他亞洲鄰居也普遍對中國經濟影響力和政治話語權日益強大,感到擔憂和警惕,其中既包括菲律賓、越南等與中國存在領土糾紛的國家,還有馬來西亞、泰國、印尼、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