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中國最後一個“農村大集體”的變遷

text

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題:中國最後一個“農村大集體”的變遷

新華社記者梁賽玉

郭鑫

曹國廠

白林

70歲的張鎖印是河北省晉州市周家莊鄉第八生產隊農民。60多年來他的工作一直由生產隊長分配,記工分,分口糧,收入由鄉里統一年終分紅……彷彿定格在半個世紀前的人民公社時期。

和中國大多數農村一樣,周家莊自1951年將土地從一家一戶集中,成立合作社,搞集體經濟。但在中國農村早已“改天換地”的今天,這個人口1.3萬的鄉村卻依然保持著集體生活的形態。

從晉州市區出發約5分鐘車程,伴隨著大片的金黃麥田涌入眼簾,車已經駛入了周家莊鄉。鄉里的馬路筆直平坦,乾淨整潔的獨門獨戶隨處可見,鄉政府大喇叭有時候還會播放一些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革命歌曲。

張鎖印幹了一輩子農活,從不操心地裏該種些什么,因為這些都是集體統一來安排。現在他的工作是看管小公園,打掃衛生,年底能分紅1萬多元。除此之外,他還享受著鄉里發放的養老津貼等11項福利。

2013年,周家莊鄉人均純收入14104元,高於河北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同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相比,高出近6000元。

“自從有了集體,糧食產量上去了,分錢也多了,這幾年,分紅一年比一年多。”張鎖印說。

除了集體耕作,從1982年開始,周家莊鄉還統一為社員們蓋樓。張鎖印說,“沒有條件的鄉里資助,蓋房子集體蓋。”其後的12年間,他給自己的三個兒子蓋了三套婚房。如今,他還打算搬進即將竣工的高樓,水、電、供暖、燃氣一應俱全,像城裏人一樣生活。

張鎖印覺得這都是“集體的功勞”:“咱集體把決策一定下來,就幹。這是很大的優越性。”他說,集體力量大,集中力量辦大事。“鄉里有建築隊,俺們全鄉的公路、街道、小巷子這兩年全部硬化了。”

周家莊鄉很容易讓人想起上世紀的人民公社,雖然提起人民公社,有些人會聯想到“大躍進”“大鍋飯”等名詞,不過,周家莊鄉人不以為然。

1978年安徽小崗村帶頭改革。到1982年底,“家庭聯產承包制”成為全國農村主要的生產形式。但周家莊是個例外,依據中央文件“宜統則統,宜分則分”的精神,周家莊也曾組織社員投票表決,但多數人表示不同意,鄉里至今還收藏著那份按滿手印的“不分家”協議。

張鎖印回憶道:“當時國家也說,不搞一刀切,農民搞得好的可以按情況決定。當時投票的時候社員們不願意分,人們同聲說要搞集體,就一直到現在了。”

周家莊鄉黨委書記雷宗奎說:“集體實力雄厚,管理到位,老百姓們不願意散。”周家莊歷史上從來沒有搞過“大鍋飯”,從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探索“三包一獎”,即包工、包產、包投入,實行勞動品質管理,“幹多幹少不一樣”,這走在全國的前面。

鄉顧問劉國運說,社員收入逐年增加,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交足國家的,留足自己的,堅持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加上以身作則的領導班子,這些都是“大集體”得以延續的原因。

歷史潮流仍在向前奔涌,周家莊並非孤立於岸邊。在國家提倡土地流轉實現規模化經營,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的當下,雷宗奎——當年領頭人雷金河的孫子,帶領這個大集體走上“外部接市場,內部搞規劃”的路子。

周家莊由於具有土地規模化經營優勢,紅地球葡萄、鴨梨、高檔苗木、小麥和有機蔬菜,千畝成方,百畝一色。“挑選效益最高的農作物根據訂單生產,在10個生產隊中分配,防止重復投入。”

在市場規律下,這裡的集體經濟依然紅火。第九生產隊經營著特色農業觀光采摘園,自2007年至今,接待遊客120萬人次,旅遊收入增加4000萬元;鄉里的奶牛場飼養著1100多頭奶牛,是石家莊地區最大的奶牛場。

“家中沒病人,外面沒官司,兜裏有錢花,手中有糧食”——談到周家莊鄉人對“幸福”的定義,劉國運說了這樣四句樸實的話,這似乎也代表著這個悠久農耕文明的國度中,農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劉國運眼中,目前周家莊的這種水準就是中國夢所意味的好日子。“如果全國三分之一的農村達到這個樣子,2020年就能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

在中國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浪潮下,周家莊再一次面臨抉擇。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今後一個時期,要著重解決“三個一億人”問題。農村城鎮化也被視為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

觀察人士指出,周家莊鄉或能提供另一種答案。作為農村就地城鎮化的案例,周家莊鄉對新農村建設、新型城鎮化和共同富裕都有借鑒意義。

“農民都進城了,種地怎麼辦?吃飯怎麼辦?我們要守著自己的土地,把環境搞好。”雷宗奎說,周家莊有自己的倉庫,農民上樓了,糧食可以存放倉庫,農具還可以統一擺放。

劉國運認為,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當下,除了提倡機械化,農民應該有一種精神,有點“勞動精神”,周家莊鄉60多年不分家,農民在集體中接受熏陶、培養和教育,和其他地方的農民不太一樣。

張鎖印所在的第八生產隊主要任務是農活和果園裏的活兒,收入並不如第九生產隊,但卻並不眼紅。“每個隊都搞旅遊,也不會有那麼多人來,不如集中搞一個。”他說。

現在,張鎖印的三個兒子都已不在集體幹活,三個孫兒也開始陸續長大成人,大孫子在外讀大學。“那是國家的人,不會回來的。”張鎖印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