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面對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肆虐,為何韓國卡不住?這是許多人心中的疑問。這不,11日新增14例確診病例,使得確診病例總數升至122例。而且繼發現首位在韓中國人確認感染外,又發現首例孕婦感染。
面對MERS蔓延,首爾XINHUA小編並沒有“躲進小樓成一統”,而是走出去,經過調查初步得出韓國防治措施存在“三大敗筆”:大意、找抽、破篩。
敗筆之一:“大意失荊州”
6月5日,韓國總統朴槿惠探望抗擊MERS的醫護人員。新華社/青瓦台。
初期,韓國政府對MERS的危害性估計不足,應對措施滯後,導致疫情迅速蔓延。最開始,韓國政府一再強調,MERS病毒的傳播力非常有限,之後又稱不會出現人傳人的感染。對有關醫院乃至全社會的傳染病預警工作出現重大紕漏。
敗筆之二:“找抽型”韓式醫院文化
醫護人員經過出現MERS患者集體感染的三星首爾醫院急診室。姚琪琳攝。
韓國的分級診療制度使許多韓國民眾為確診疾病,往往輾轉多家醫院問診,這使得從小診所到大醫院的“交叉”感染嚴重,尤其使大醫院擁擠的急診室成為病毒傳播的“溫床”。而韓國毫無限制的探病和護理文化,則使MERS患者的親屬、病友、護理人員連連成為感染的犧牲品。
敗筆之三:“破篩式”隔離措施
首爾大學附屬醫院設置了MERS患者臨時隔離區。姚琪琳攝。
MERS疫情出現19天后,韓國政府才公佈了“姍姍來遲”的確診患者就診醫院名單,但此時已經出現了多家醫院交叉感染和二代人傳人的病例,為時已晚。此外,不負責的市民意識和不嚴厲的隔離監管縱容了隔離物件頻頻“逃脫”,使得MERS擴散瀕於失控。(記者姚琪琳,編輯吳黎明,轉自新華國際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