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國際信貸評級機構穆迪日前將香港的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對此進行反駁,重申“香港當前面對的,絕對不是中國風險,而是中國機會”;多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表示,這也警示香港應當放下紛爭謀發展;香港各大報章14日發表社論,指穆迪缺乏理據、流於片面,呼籲香港莫自亂陣腳。
曾俊華:香港面對的是中國機會
綜合報道,曾俊華13日發表題爲《中國機會》的網誌稱,穆迪將香港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主要是由於香港與內地密切聯系,內地經濟面對風險,也可能為香港經濟和金融系統構成負面影響。對此,曾俊華強調“實在難以理解和認同”。
曾俊華指,香港經濟基礎良好,也擁有與國際標准接軌的完善金融監管制度,銀行系統穩健,而且政府財政健康。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在1月公布的評估報告亦認同香港優勢,可令香港經濟能夠應對未來挑戰。
曾俊華分析稱,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氣氛下,經濟下行風險不是中國獨有,部分新興經濟體更陷入衰退,中國在這種環境下,去年出口額仍在全球市場保持上升,相信中國仍將是維持全球經濟增長和穩定的重要動力。
他強調,內地帶領香港由投資轉爲消費拉動的經濟發展模式,香港亦帶動內地對服務業的需求上升,爲香港創造新的商機。他深信香港當前面對的絕不是中國風險,而是中國機會。
港區代表:香港應放下紛爭謀發展
多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指,穆迪對香港評級展望的調整,也警示香港應放下紛爭,集中精力發展經濟。
香港金融發展局主席史美倫代表認爲,香港的基本條件仍然不錯,即將實施的“十三五”規劃將帶來很多機遇,只是目前外界很多人還不了解。她認爲香港人要仔細想想,是否很多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沒有做好。“我對香港經濟發展是謹慎樂觀的。”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範徐麗泰認爲,特區發生的“旺角暴亂”等事件,對有關評級展望産生了影響。
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譚惠珠代表指出,香港目前有些人把許多議題泛政治化,這將難以集中精力處理經濟問題和爲民衆謀福祉。無論矛頭指向哪裏,對香港都是負面的。
港媒社論:穆迪理據不足 香港莫自亂陣腳
香港多家報章14日發表社論,指穆迪下調香港評級展望理据不足,流于片面揣测。
香港《經濟日報》發表題為《穆迪降展望欠理據 香港當自強》的社論,從經濟表現、財政表現、政治因素幾方面一一予以駁斥。
其一,經濟表現。穆迪指香港與內地貿易關系極密切,內地經濟下行,香港固難免受拖累。社論指,香港經濟曾在2008年第四季起,連續四季收縮,當時穆迪亦未予香港“負面”展望,今年香港經濟料在內需與政府增加開支力撐下,有望保持約1%至2%的增長,卻遭穆迪降級至負面,外間難免感穆迪標准不一。
其二,財政穩定。要評估一個地方的評級展望應否調降,關鍵是其經濟下行,會否拖累公共財政穩定。社論稱,港府既無甚欠債,亦沒多大舉債需要,財政儲備更高達8600億元,相當于24個月政府開支,香港公共財政償付能力毋庸置疑,庫房年年有余,穆迪降展望決定令人費解。
其三,政治因素。社論稱,穆迪報告的奇怪之處,是花了不少篇幅講述政治問題,由一國兩制白皮書,說到明年特首選舉,指隨著內地的影響力增加,令香港政治風險上升。社論指,無論是2014年爆發占中,以至今年年初一的旺角暴力衝突,這些政治事件對香港經濟都未見具體影響,更未改两地經濟合作大局。
社論稱,無論評級機構怎評價香港,香港最重要實是做好自己。對內方面,應深思如何化解社會矛盾撕裂,重拾團結推動經濟、社會良性發展;對外則應掌握國際大氣候,既要趕上國際間的科技創新大潮,亦要把握內地經濟轉型機遇,發揮香港服務業優勢,以實績向國際社會展現香港經濟的成就。
《信報》在題為《平常心看待穆迪負評足矣》的社論中指,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香港沒有必要受驚于負評而自亂陣腳。(綜合新華社、中新社、香港經濟日報、信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