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创新枢纽

亚太日报

text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陈文玲

12月19日,世界创新大会第四届创新全球论坛在广州举办。来自国内外10多位著名院士和专家学者以“百年变局创新机遇与挑战”为主题,通过线下线上发表主旨演讲,分享前沿科技最新成果以及对创新机制的深度思考。科技界、经济界、新闻界及外国驻华代表300多名嘉宾出席论坛,多家国内主流媒体进行全球双语直播。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创新枢纽》的主旨演讲。

陈文玲认为,加快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高地,率先建成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枢纽,可以为实现我国科技高水平的自强自立和建设科技强国提供重大战略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具有这方面的先天优势和集成优势。

微信图片_20211222111104.jpg

以下为演讲全文:

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受邀出席世界创新大会第四届创新全球论坛。转眼间我们的世界创新大会已经是第四届了,我知道世界创新大会这些年为打造国际创新交流合作平台做了很多的努力和探索,我参加了其中的两届。我对本届大会的召开和世界创新大会落户粤港澳大湾区表示祝贺,并且期待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家创新高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创新枢纽”。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我在有关会议上发表了很多观点,包括如何从五个方面打破体制机制的障碍等。今天主要谈谈如何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国际创新枢纽?加快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高地,率先建成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枢纽,可以为实现我国科技高水平的自强自立和建设科技强国提供重大战略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具有这方面的先天优势和集成优势。

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强调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作用,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科研院所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结合,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形成扎实的科研作风。

如何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创新枢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第一,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为主平台,这些都是粤港大湾区的国家定位,这是我们最主要创新的平台。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战和建设全球人才高地,打造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策源地这个要求非常重要,而且必须是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粤港澳大湾区在创新方面,从全国比较来说应该是在前沿,但是不是能够成为原创技术的策源地呢?这还不一定,要放在国际的大环境下来进行比较。大家知道,现在原创技术、原创研究、基础研究的高地还是在美国,美国之所以拼命的遏制打压围堵中国,就是怕中国成为原创技术策源地。所以,美国怕什么我们就要做什么,我们就要突破什么。

粤港澳大湾区率先成为原创技术策源地,这一点非常重要,关键在于核心技术的攻关和突破,这对粤港澳大湾区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和要求。粤港大湾区经过15年的努力,到2035年能不能形成整体的原始创新能力?能不能在国际比较上形成集成创新能力?能不能形成全世界最优的创新生态环境?能不能产生国际影响力、竞争力、辐射力,在全球能够居于领先地位?这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所在。

第二,要建设国家科学中心,这也是给粤港大湾区的战略定位。 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还不一样,科技创新中心重在科技科学领域,科学中心重在科学发现,重在思想革命和思想方法的革命。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出现像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出现钱学森老人家这样的战略科学家,粤港澳大湾区朝着成为国家科学中心,就可以迈出一大步。

在科学中心建设方面没有现成的经验,目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说自己是科学中心,也没有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称得上是国家科学中心。中国政府现在确立要建设4个国家科学中心,其中就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探索建设科学中心,如何开展一场思想革命,思想方法的革命,创新方式的革命,这对于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第三,培育位于世界中高端或者顶端的高精尖产业。 对于粤港大湾区非常重要,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有的优势。对这种高成长、高潜力、面向未来产业的加速培育,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要衡量粤港澳大湾区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在世界上的比较,投入产出率的比较,衡量我们的产业是不是处于高精尖高端顶端。特别是在当前,美国拜登政府在四个产业领域要切断产业链供应链,首先就有药品、半导体、稀土、高储能电池。美国在这四个方面要切断产业链供应链,说明这四个在有些方面美国还处于高端。所以,能不能在半导体行业5G、6G、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实现全球的领先水平,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这是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际创新所有的基础条件。中国现在的5G处于高端,甚至是尖端,但是我们的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半导体等顶端、尖端、核心零部件等还被卡脖子,所以,这就是我们要突破的瓶颈。

粤港澳大湾区应该聚焦脑智能、未来网络、无人技术、超材料和二维材料,基因与干细胞等前沿科技领域,开展面向未来的基础研究。我认为,有的方面可以追赶,可以超越,有的方面要换道超车。要用新的思想革命,要有新的思维方式,要打破那种传统的已经形成的既有产业形态和技术的制约瓶颈,这一点特别重要。

微信图片_20211222111111.jpg

第四,要探索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颠覆性技术,建立发现和培育机制。 要建立未来的产业,就要加速建立培养和培育机制,建设未来产业的孵化器、加速器、各类重创空间,培育处于孕育阶段和成长阶段的未来产业和企业,瞄准新一代技术布局,建设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和核心设备研发,释放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新动能。

以人工智能区块链底层技术为牵引,以先进通讯、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这些应用技术为驱动,大力发展虚拟现实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技术,支持我们的特色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以智能芯片开源框架这些技术核心为切入点,开展超大规模的智能模型算力与计算平台建设,为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应用提供创新支撑。

第五,培育和支持把头部企业做强做大。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有一大批头部企业,那是美国比较惧怕的,也是在全国走在前列的。这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使这一批科技领军企业作为国际激烈竞争、重构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博弈中的竞争主体。所以,我认为对于这些头部企业的培育,一方面是要给发展的空间,一方面要让企业看到稳定的发展预期,特别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于这些头部企业至关重要。要支持头部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立联合实验室,建立新型共性技术平台,解决跨行业跨领域关键贡献技术难题。

例如,广东深圳的比亚迪去年销售19万辆汽车,今年估计会达到60万辆,现在按照新能源汽车的市值,特斯拉是第一,丰田是第二,比亚迪是第三,但是跟特斯拉还有丰田比,现在的技术水平比较高的是比亚迪。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制裁的名单里边,比亚迪早就在其中,大疆无人机也在制裁名单中,当然华为更是美国全力围剿的企业了,所以,我们对这些头部企业要爱护,要珍惜,要培育,要支持,不管国际上有多大的压力或者是围堵,只要我们内部不乱,我们能够给这些头部企业强大的民族支持、民心支持和国家的政策支持,这些头部企业就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211222113611.jpg

第六,要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企业。 这一点非常重要。12月17号,工信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19个部委发布了《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这个规划指出,力争到2025年,中小企业整体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推动形成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信部具体规划,力争到2025年即“十四五”末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年均增长10%以上,专利申请数年均增长10%以上,有效发明专利数年均增长15%以上,培养2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10个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

这些中小企业实际是产业链供应链的主体,头部企业是产业链的“链主”,有的地方官员说是要打造产业链当“链主”是不对的。其实真正的“链主”是这种处于产业高端的头部企业,但是产业链的主体是无数个中小企业。中国包括深圳、广州等整个广东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优势是中小企业的群体优势,中小企业的创新优势,中小企业进入国际一流跨国公司成为其不可或缺供应商的优势。我到深圳调研,发现华为在深圳的供应商已经达到几千家,宝安区就800多家。所以我想,众多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他们能够进入全球一流的跨国公司的产业链供应链,成为他们的供应商,这才是真正形成了我们的创新链。两链融合就是供应链与创新链的融合,如果这方面没有上去,供应链只能是在低端。

目前,全球的技术贸易80%是在发达国家内部进行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贸易还不到10%,特别是对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美国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就已经开始限制了,高技术产品它的名单始终没有把中国列入最惠国。加入WTO以后,美国在其它方面的出口是放开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始终是管制,现在不是管制,是禁止,是遏制,是切断。我们可以看到,发达国家始终是不希望中国能进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高端,始终不希望中国成为一个在原始创新能力能与之并驾齐驱的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总是在微笑曲线下面呆着,必须要转型要升级,但是步子要稳,政策要稳,预期要稳,不能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就像我们的世界创新大会,虽然已经办了四届,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也要十年磨一剑,等开到第十届以后,我相信这个大会在全球的影响力就会不断增强。因此,世界创新大会要进行原创性改革探索,提供优质内容与思想品供给。世界创新大会要探索的主题,也正是粤港澳大湾区建立国际创新枢纽要探索的重大课题。祝愿世界创新大会越办越好,推动构建人类创新发展命运共同体,让创新发展造福人类。

微信图片_20211222110440.jpg

(来源:世界创新大会,微信公众号sjcxdh,版权所有,转载必须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