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8日下午在首相官邸召开记者会,宣布因健康原因辞去首相职务,并表示在继任者选出前会继续履行首相职务。
当地时间28日下午5时许,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辞去首相一职。图片来源:日本放送协会(NHK)视频截图
中新网专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樊小菊,就安倍做出辞职决定的考量、日本政局的未来走势等进行了解读,并对中日关系未来进行了展望。
采访实录如下:
如何解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因身体原因辞职?
按照安倍在记者会上的说法,他自6月以来溃疡性大肠炎复发,在用药后虽病情得到控制但没有完全治愈,更无法保证在今年冬天的疫情防控关键期恢复健康状态。如果他届时无法履职,那么日本将出现“政治真空”。为避免出现这一局面,他选择在此时辞职。这一逻辑看似可以自圆其说,但日本民众是否认可尚未可知。
考虑到这已是他第二次提出辞职,日本民众如果就此对他提出批评也是正常的,甚至是难以避免的。特别是当前日本疫情控制得不够理想,感染人数持续增加,计划于明年举行的东京奥运会也还没有着落。在这一情况下,他的辞职可能导致日本政局出现一定程度的不稳定,这是日本民众不愿看到的。
资料图:新冠疫情期间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安倍的记者会给您留下哪些印象?
一个很突出的感觉是,从安倍的表述上看,他对自己宣布辞职感觉上是比较遗憾的,不仅是因为身体原因,同时也是因为自己的一些政治抱负没有实现。比如,朝鲜“人质绑架”问题、日俄领土争端、修宪问题等。这些都是他执政期间努力想要达成的目标,但从目前来看,一个也没有实现,并且在自己任期内也无望实现。所以,综合多方面考虑,继续干下去,可能会产生弊大于利的情况,因此他选择了辞职。 从日本媒体披露的情况看,安倍的继任者可能依然是“老面孔”。您能否分析一下日本政局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
确实,目前浮出水面的几位继任者人选都是“老面孔”,但他们各有各的优缺点。自民党内部,安倍执政时期形成的“一强”局面未来恐难维持,可能出现“多强”局面。在酝酿继任者人选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派阀争斗。 安倍在记者会上反复表示,目前不会表达对某一特定继任者人选的支持。他的这一表态背后有何考量?
显然目前还不是时候。自民党内部各派阀目前已经“动”起来了,他们料将经历一段时间的内部沟通,并酝酿人选。可以确定的是,继任者人选的确认不会是安倍一人的决策,党内还要有必要的程序,而程序的确定需要党内共识。因此,他目前不便表态。
资料图: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在确定继任者之前,日本在防控疫情、筹办东京奥运会等方面会否受到影响?
防控疫情目前是日本的优先事项,正如安倍在记者会上首先提到的,便是防疫一事。他表示,他的辞职确实可能给防疫抗疫带来一定影响,因此他也非常明确地提出,日本政府未来要保持防疫政策的一致性。而东京奥运会能否最终举办也直接取决于疫情的防控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他觉得自己有责任避免日本疫情进一步恶化。 安倍此番辞职标志着日本政治一个时代的终结。您认为,作为日本连续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他给日本留下哪些深刻烙印?
与过往的历任首相相比,安倍给日本带来的最显著变化是日本政坛终于实现了“长期稳定”。在他第二次担任首相之前,日本政局基本上是隔一年就换一个首相,政局非常不稳。与此相应的,政策也接连出现波动。自安倍执政以来,安倍政府的经济政策有比较强的延续性,“安倍经济学”也实现了一些目标,这是支撑他能够长期执政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解禁行使集体自卫权等举措给日本外交、安全走向带来了深刻影响。
作者:刁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