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7月11日電題:中國九大國家級新區共同打造綠色“增長極”
新華社記者李驚亞
呂秋平
曹典
中國賦予不同定位和使命的國家級新區未來如何發展?在正於此間召開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4年年會上,中國九個國家級新區的相關負責人圍繞“綠色新區、創新發展,打造區域綠色增長極”的主題展開熱烈討論。
在“東道主”貴州貴安新區的倡議下,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甘肅蘭州新區、廣州南沙新區、陜西西鹹新區和青島西海岸新區,共同簽署了“國家級新區綠色發展聯盟”。
業內人士認為,此舉集合了國際業界同行、研究機構和商界的力量,以共同推進區域創新,有助於實現生態文明引領綠色發展和區域轉型升級,打造新的綠色“增長極”。
目前,中國已有十個國家級新區,最年輕的是大連金普新區,中國政府網7月初剛剛公佈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金普新區的批復。對於國家級新區未來的發展,與會的九大國家級新區的官員不約而同地將“綠色發展”作為重中之重。
浦東新區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新區,成立於1992年,浦東新區副區長丁磊介紹說,上海建設的“四大中心”,即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主要承擔者都是浦東新區,現在新區國際化程度非常高,主要得益於自建設之初便堅持高標準的規劃,平衡生態和經濟兩者關係。
“不是說對環境有影響的產業我們就不能引進,而是要通過採用國際先進技術,幫助生態和產業發展相結合。”丁磊說。他舉例認為,汽車是現代化裝備產業,在環境要求高的地方不能發展,但在浦東,通過高科技,通用汽車的新車間是沒有煙囪的,還有很多生物醫藥的產業,都實現了廢水的零排放。
廣東南沙新區面積達803平方公里,水系非常發達,生態保護作為核心內容融入到新區的土地利用規劃裏,並明確了不開發建設用地範圍。
“我們周邊都是產業很發達的地區,而我們是一個發展中地區,怎麼做好我們的環保工作?一是把我們自己的環保工作做好,二是要把環境風險的預警體系做起來,這樣才能跟周邊合作。”廣東南沙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陸原說。
近年來,中國出臺了數十個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區域規劃和政策文件,對東、中、西部地區“分類指導”,在西部重要門戶省甘肅和陜西,先後設立了蘭州新區和西鹹新區。從2007年起,西部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逐漸超過東部,扭轉了長期以來區域增長“東快西慢”的格局。
但是,中國西北地區氣候乾旱少雨,生態環境脆弱,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矛盾突出。兩大新區下一步如何“綠色發展”,備受與會者關注。
“在引進產業的過程中,我們特別注重將循環經濟作為突破口,把握項目的準入關、環境保護關,形成產業和產業之間的關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關聯,以及園區和園區的關聯,儘量減少污染,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蘭州新區管委會主任李睿說。
“我們提出的概念是建設田園城市,即把城市資本引入農村,在發展田園農業的時候,讓農民帶著土地和勞動力量和資本進城。”西鹹新區管委會副總規劃師張林認為,未來形成的農業化將是生態化的重要方面。
貴州省政協副主席黃康生說,國家級新區在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中具有示範性和帶動性,新區應該抓住政策機遇,在綠色創新發展上真正做到先行先試。
“各個新區之間有不同的資源稟賦,有不同的發展基礎,在推動綠色發展方式方法上也不盡相同,必須針對不同區域的差異性,找到結合點,相互借鑒尋求共贏多贏。”黃康生說。(完)(參與采寫記者: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