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财经观察 | 管涛:十年太短,仍难判断是否走出金融危机

亚太日报

text

作者 管涛

对于金融危机,我想问一个问题:我们走出危机了吗?

1998年—2000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很好判断。2000年以后,亚洲危机就告一段落。当时大家对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救助亚洲金融危机有很多的批评,因为他们采取了非常激进的方法,如紧缩财政、紧缩货币,也关闭了很多金融机构。

事后来看,长痛不如短痛,这些国家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人家用两三年时间通过结构性调整,从立法上、制度上制订了一系列控制对外借债和财政赤字的措施,防止重蹈覆辙。当时调整的时候很痛苦,但是事后他们走出来比较顺利,而且后面的发展是可持续的。2013年,尽管美联储释放QE退出信号后,一些亚洲新兴市场国家遭遇了汇率贬值,但是没有出现其它的问题,债务违约形式的国际收支危机也没有发生。

对于2007年开始的这次危机,起初是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政策响应不及时,存在形势误判。但是在后期,当局采取了措施,防止经济出现大萧条时期的自由落体情况,总体来看,政策响应还是应该肯定的。但这样是不是就把这个危机解决了?这可能还需要观察,结论不能下得这么早。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顶级的外国投行专家在讲,我们可能要准备下一次危机来临。包括美联储应不应该加息,市场也有分歧。有人认为美联储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加息周期,如果加息,有可能会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美国低利率和货币政策松弛被认为是导致2007年次贷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各发达国家解决危机的办法仍然是低利率、零利率甚至负利率,这是不是对症下药?短期来看是比较舒服,好像打了一针吗啡,但这是否健康可持续?我们不太清楚,还需要观察。

很多数据其实进一步肯定了2015年4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做出的判断,即:和危机前相比,全球的金融风险是在上升而不是下降,而且风险在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转移、从银行体系向非银行体系转移。这些问题并没有解决,我们不知道随着货币政策走向正常化,这些泡沫是否会破灭,问题是否会发生?现在美国先走了一步,后面主要的经济体也会逐渐走向正常化,周小川行长也在博鳌论坛上提出,货币政策宽松进入尾声。如果真的走上正常化,问题是否还会发生?

做好应对外部冲击的预案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从这次危机的应对来看,并没有看出来直接融资就一定比间接融资更有优势。中国和美国是两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中国是以间接融资为主,占到70%,依靠信贷刺激,比较早地就开始复苏。尽管这些年经济又下行了,但是在主要经济体中国的增长速度仍然很快,而且经济下行,不是中国单独面临的问题,全世界的经济增长都在放缓。

而美国,直接融资占80%,间接融资占20%,他们货币刺激以后,经济恢复得也很快。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各占一半的国家地区,像日本、欧洲,走得不是那么顺利,复苏比较慢一点。但也看到,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通过危机救助留下了很多的后遗症,中国是债务问题,杠杆很高,美国就是股市泡沫。现在美国股市越涨,大家心里越慌,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调整。

去年中信出版社出了一本书《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书中提到,一个庞然大物在刚刚冲过来的时候可能很慢,但当它真正加速冲过来的时候,你就躲不过了。也就是说,有一些问题我们开始可能觉得它就那么一回事,觉得要等一段时间它才会冲到面前,这时我们可能就会懈怠。

我们看到的很多问题,其风险可能一直存在,最后这些问题会不会从风险演变成危机?现在我们这些处理危机、防范风险的手段,能不能阻止这些风险演变成危机?更不要说危机爆发以后,我们还有没有政策空间应对。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担心的问题。如果再来一次危机,大家手上没有什么弹药了,这种冲击就会更大。

总的来说,我主要有三个观点:

第一,10年时间还太短,现在我们还要观察,不要急着下结论。

第二,对于规律,我们要有敬畏心理,不要随便讲“这次不一样”。

第三,中国要对外部冲击做好预案,虽然我们不知道它会不会发生,并且一旦发生是否可以控制,但是我们要提前有准备,要想到最坏的情况。政府和市场不同,除了做预测更要做预案,这就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更好地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的冲击。

作者管涛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高级研究员

(来源: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