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检查 张圆 摄
中新网台州6月1日电(记者 范宇斌 通讯员 王晓 张丹莹)从浙江杭州到西藏那曲,跨越3700公里,从海拔40米到4500米。一群人,怀着同一个梦想,来到了这里。
在那曲,5岁的嘎玛才旦正在门口向这群“援藏客人”挥手告别,小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她的藏语还讲不利索,但是父亲告诉她,正是因为这些客人,她可以好好看电视里的动画片了。
一年前,这户居住在距离那曲县城500多公里的人家,还不敢“奢侈”用电。“以前是光伏电,老是限电停电。”嘎玛才旦的父亲回忆道,“就算是有电时,灯光也是昏暗的,一个电炉子都带不起来。”
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日常 张圆 摄
“自从2019年底连了大电网,家里终于用上了舒心电,就算是家用电器全开起来也没事,不再看老天爷的‘脸色’了。”嘎玛才旦的父亲如是说。
在那曲藏族同胞眼里,正是这些远道而来的“援藏客人”,把方便好用的电送到了他们家中。他们的笑容和点赞是对“援藏客人”——国网浙江电力援藏帮扶人员最大的鼓励。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党中央、国务院指出,以“三区三州”为代表的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要求重点支持。国家电网公司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大部署,扎实推进“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实现深度贫困地区人民由“用上电”向“用好电”转变。
2018年10月,作为国网温岭市供电公司总经理的吴健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浙江省电力公司援藏帮扶工作组组长,接过援建的指挥棒,来到西藏,挂职那曲供电公司副总经理。
项目检查 张圆 摄
在西藏有句俗话说:“远在阿里,苦在那曲”。总面积达45万平方千米的那曲,相当于4.5个浙江省。见到吴健时,他身穿着橙色冲锋衣,戴着帽子,脖子上套着防风面罩,嘴唇有点干裂。
吴健援藏的工作日常,除了固定的会议外,几乎都奔波在路上,或是下乡检查工程的安全、质量及进度。3月15日,国网浙江电力帮扶那曲配网工程在确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实现全面复工,从那天起,除了固定的会议外,吴健几乎都奔波在路上。
从3月5日以来,两个多月时间,他的行程就达到14000多公里。由于下乡较勤,有着近27年驾龄的张国庆也“压力山大”,“最近基本都往东部走,那是最难走的路,因为东部地区经常会发生塌方、泥石流。”
露天吃着干粮 张圆 摄
但吴健早已习以为常,采访时他说的很轻松,但实际上听起来却异常艰难。他所去的东部地区,大多都是乡间小道,只因他们想把光亮的触角延伸到村里去。所以他说,“这目前所经历的路不是最差的路,也不是最远的路”。
“由于山路崎岖,山高谷深,下乡进村的道路极不好走,越野吉普要开十多个小时,来回一趟至少要两天。”吴健举例道,从那曲到嘉黎县城需要两个半小时,再到尼屋乡需要三个小时到施工项目部,继续到最远的施工点还要二个小时,这还仅仅是单程,不包括迷路找路时间,而且路上还伴有雪崩。
如果途经无人区,没有信号,也就没有了导航,好久才能碰到一辆车,可以问个路,没有方向的时候就在“盲开”。司机张国庆也会迷失在三岔路口,迷失在乡间土路上,更多的时候都是和吴健一起摸索前进,通常找路就要花上很长时间,半夜才能到目的地这是常事。
“曾迷失在土路扬起的灰尘中,也曾深陷雪坑,深夜被困在冰天雪地里,一路上总是不断上演各种危险。”吴健谈道,记得去索县赤多乡,要翻越一座大山腰,不足两米宽的路,勉强可容一台车经过,偶尔碰上要“会车”,其中一车可能要倒退三四公里才能找到两车错行的路段。盘山路又高又陡又窄,车外是万丈深渊。
雪崩、泥石流、塌方,他都不怕,怕的是路被堵,物资进不去。“不具备通行条件,电杆运输就受阻,立不了杆,就会影响工程进度。”吴健说,小塌方还能自己解决,而大塌方必须要政府部门协调开挖。因此,吴健去到每个地方,就会第一时间去检查工程进度,看看碰到了哪些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