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他乡客”们的“甜蜜”年关味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中国新闻网

text

图为孔德福(右)和刘佳岐等就地过年“他乡客”放慢脚步游览打拼的西宁这座高原城市商业街区。 张添福 摄

中新网西宁2月13日电 题:青海高原“他乡客”们的“甜蜜”年关味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中新网记者 张添福

搅团、酸奶、酿皮……这是甘肃媳妇拜雪萍小时候“家里的味道”。如今,在邻省青海,她跟伙伴们,把这份“味道”端给天南海北客。

辞旧迎新之际,万家团圆,拜雪萍工作的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新千丝路风情街的“小鲸城”品牌餐饮店,仍未打烊。“我们春节不回家,个人的春节安排,也跟着跟店里走。”

时空转换,“变”与“不变”是拜雪萍的辞旧迎新“关键词”。

“变”,即菜品要跟顾客的口味走。她说,三四十年前,自己小时候家里厨房设备稀缺,调料也有限,“但现在要往好的方向努力,菜品样式要更新颖、味道要更可口。”

“不变”,即对两个故乡的情感。十七八年前,拜雪萍从甘肃临夏嫁到青海西宁,“第一次来西宁,我坐班车感觉走了一整天。现在,高速公路通到家门口,三个小时就能到。两个地方发展越来越好。”

远嫁他乡,除了收获爱情和亲情,拜雪萍还和天南海北的同事们,共同“烹调”了一份味美“料理”。“我们餐厅大伙在一起,就像亲姊妹,跟家里亲人一样开心。干活特别精神,上班也积极,下班也积极,一天过得特别快。”

拜雪萍负责后厨,出菜后,就要交到前厅店长刘佳岐手里。四个月前,追随女友的脚步,刘佳岐从黑龙江到青海追梦。

跨越千里,刘佳岐心已留在青海西宁,除了心爱的姑娘,“我也很爱吃西宁的面食,特别是自家店里的辣子鸡、牛尾、鸡爪,口感也不错。”

但并非仅限于此,一种社会氛围,也让他感到满足。在外闯荡多年的刘佳岐说,“我一点也没有感觉到我是个外地人,接触的人挺和谐,有一种难得的归属感。”

几天前,西宁市城东区委宣传部组织了一场温馨活动,即邀请像刘佳岐这样的“他乡客”,一同放慢脚步游览他们打拼的西宁这座高原城市,并共同品尝当地舌尖“甜蜜”味道。

甘肃小伙孔德福也是上述活动参与者之一。他是西宁的一位外卖小哥,负责新千以及西宁市城东区另一大商业综合体中发源为中心的3.3公里以内的外卖。

“遇到异常天气,如雨雪天,眼看要超时,但就是骑不快,就是送不到顾客手里。”这令孔德福感觉工作之不易,生活之心酸。

但“心酸”只是这位“他乡客”生活的一味调味剂,他也常被各民族顾客的爱所“甜蜜”。

“之前有一单,送到目的地后,打了一连串电话,但顾客没有接,直到我电话关机。”孔德福找到地方充了电,“顾客才回了电话,她说不好意思让我久等。她还准备了一袋水果,里面装着枣、葡萄、香蕉、橘子。”

“我开心坏了。”回忆工作点滴,孔德福依旧满脸笑容,“但这之前,看见单子马上就要超时了,特别是看到五分钟倒计时后,其实特别着急。”

“希望新的一年,收入能高一点,疾病少一点,爱情来得快一点。”身在他乡的孔德福憧憬道。

如何让“他乡客”们“此心安处是吾乡”?几日前,中共西宁市城东区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体会议规划未来路线图——构建新格局、增强发展动能、优化发展环境、建设美丽家园、推进绿色发展、提升幸福指数、创新社会治理、激发动力活力上实现新突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