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落“沪”新政:城市人才政策需灵活调整

新京报网

text

9月23日,《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正式发布。办法明确提出,将之前“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探索建立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可直接落户”的政策,范围扩大至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这意味着,北大、清华之外,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这四所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也可落户上海。

2018年,上海向北大、清华应届本科毕业生敞开落户大门,曾被调侃为上海终于放下身段“抢人”。现在,上海落户“绿色通道”的口子,继续向在沪的四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开放,意味着在招揽优秀人才上,上海变得更主动,也拿出了更大的诚意和决心。这种人才户籍政策变化的背后,折射的是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为应对城市创新与发展需要,能够积极做出灵活快速的变通。

近几年户籍改革持续推进,主要表现在大城市的落户门槛不断降低。这不光有各大城市的主动为之,也有来自顶层设计上的引导。如《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提出,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其也对上海这样的超大特大城市提出了要求。如明确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则更进一步要求,超大特大城市取消郊区新区落户限制。

而各大城市放宽放开落户条件,本质上是因应形势,灵活变通,为持续创新发展,激活城市活力,导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所以我们看到,近几年各大城市放开落户限制的最大动力之一其实就是灵活调整户籍政策,吸引人才,这是中国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人才需求上升的必然结果。

尤其是对于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来说,不管是产业升级还是增强科技创新活力,在对优秀人才的需求上都处于最前端,自然也要求针对现实情况,对人才落户的限制性因素进行松绑。这次针对四所本地顶级高校应届生增设落户“绿色通道”,就是对此作出的适时回应。

应当看到,一个城市要有活力,就必须要有新鲜血液,上海面向这些高校人才政策的改变,主要还是为了保持城市活力与创新,为商业发展、社会创业提供新的支点。从这个角度而言,上海的这次落户政策变化,不管是对于推进超大城市的户籍改革,还是助推城市创新发展,都拓宽了更大的空间。

从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一座城市不是凭空长出来的,它靠的是人的聚集与交流。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汇聚了绝大多数智力资源的人才成了一座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来说,发展到这一阶段,对人才的渴求将更加强烈,放宽在沪几大名校应届生落户限制,体现的正是其对未来城市活力与创新的追求。而此举亦会给更多城市带来新的启发和触动,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城市更加珍视人才的价值,并在越来越开放的过程中,以灵活的政策调整,为城市创新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