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7月1日電(記者於瑤)在寧夏博物館通史展廳第二段“絲路重鎮”內,有一對石刻墓門吸引著不少遊客駐足。在左右兩扇石門上分別雕刻著一位男性舞者,舞者穿著奇異、舞姿奔放,充滿濃郁的藝術氣息,穿越千年絲路而來。
舞者是兩名胡人,他們騰躍在畫面上的叫“胡旋舞”。據記載,這個原本流行於西域康國的樂舞,後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原,成為唐代最盛行的舞蹈之一。不過,這一神秘舞蹈,沒有給後人留下任何形象實物,直到這件“胡旋舞石刻墓門”的出現,才證明確有其舞,並成為絲綢之路上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好見證之一。
“羌笛隴頭吟,胡舞龜茲曲”。唐朝時期,胡旋舞通過絲路傳來的西域旋轉性舞種,不僅流行於巷間閭裏,人人學跳,進入宮廷後,還深得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的喜愛。
1985年出土於寧夏鹽池縣蘇步井鄉一座唐代墓葬中的這一“胡旋舞石刻墓門”,是胡旋舞形象的首次展示。佇立在墓門前,記者看到,畫面上舞者高鼻深目,發束帶,上身穿緊身袖衫,下身穿貼腿緊裙,腳蹬長筒靴,各踩在一張小圓毯上,雙人對舞,舞姿略有不同,但都手舉長巾,舞動中熟練揮旋。
寧夏博物館館長李進增說,胡旋舞節拍鮮明,奔騰歡快,多旋轉蹬踏,故名胡旋。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在《胡旋舞》一詩中寫道:“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搖轉蓬舞。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胡旋女轉得飛快,觀眾幾乎看不出她的臉和背,這首詩形象、生動地突出了胡旋舞飛轉的特點。
在今天中國西北一些少數民族歌舞中,仍保留著急速旋轉的特點,伴奏也多以鼓為主,這些都滲透出唐代胡旋舞的元素。
跨越千年的樂舞,經絲綢之路留存至今,胡旋舞不僅體現著璀璨奪目的絲路文明,也融化於當今中華藝術的大動脈之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