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7月13日电 连日来,美国单日新增新冠病例持续保持在六万以上,美国疫情进入第五个月,仍旧看不到终点。香港《南华早报》近日刊发资深投资家温斯顿·莫克(Winston Mok)的评论文章称,中美对比下,美国提交的抗疫答卷凸显其能力不足,暴露的则是美国社会和经济中许多制度上的弱点。
文章称,中国采取严格措施,加强监测和追踪,解封更谨慎,现在已经控制住了新冠疫情。
反观美国,还未走出应对疫情不协调的泥潭,又过早重新开放经济。与美国拥挤的海滩和酒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人甚至在重要节日期间也会注意保持社交距离。
文章称,在美国,等候发放食品的长队中开始出现了高档汽车的身影。当一些美国人因疫情忍饥挨饿的时候,美国农民却不得不毁掉自己的庄稼。美国关闭的众多餐馆中,有一些将永远关闭。
那么,美国经济在应对新冠疫情时能力不足的潜在原因是什么?
首先是美国人的低储蓄水平。即使是年薪六位数、开着豪华车的人,疫情期间也只能勉强糊口,因为背负着高额家庭债务,包括房屋贷款、汽车贷款、教育贷款和信用卡账单。
三分之二的美国人没有六周的工资作为生活应急缓冲。60%的美国人甚至没有1000美元现金应对紧急情况。超过一半的美国家庭没有紧急储蓄账户。因此,1.6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支票——许多家庭的生命线——可能已经用完了。
相比之下,中国的家庭储蓄率则是世界上最高的。
其次,美国经济是消费驱动型经济。在以服务业为主的美国经济中,消费贡献了三分之二以上的GDP。中美贸易摩擦期间,美方加征的关税已经削弱了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叠加新冠疫情冲击,美国消费继续大幅下降,今年第一季度下降了7.5%。
餐馆、旅游、娱乐和服务业等领域的降幅尤其明显,这些领域今年第一季度的降幅超过了10%。从大学城到大城市,零售业一落千丈。许多美国零售业巨头已经或即将申请破产。美国失业人数已经超过4000万,实际失业率估计接近20%,消费低迷的乘数效应正在加剧美国的失业惨状。
相比之下,在当前困难时期,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韧性的一种来源。消费取代投资,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复苏的关键动力。无处不在的中国网上零售在疫情期间仍能蓬勃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占全球在线销售额的一半以上。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和数百万快递小哥的结合,让中国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不断消费。
此外,制造业占中国GDP的近30%。中国拥有独特的广泛和适应性强的供应链。疫情发生后,中国的工厂迅速响应,提高产量。中国对制成品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国内供应来满足,国际运输和贸易中断的影响不大。
第三,美国的生产体系缺乏弹性。例如,美国虽然是世界上生产和分配粮食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这种集中工业化体系在正常时期能够确保大部分食物被优化分配到各个餐馆。
但当餐馆关门时,就没有办法将食物重新分配给有需要的家庭。一方面,商店的货架空空荡荡,另一方面,奶农生产的牛奶却要被倒进下水道。市场上的猪肉价格飙升,而生猪价格却一路下跌。
相比之下,中国的食品供应体系更具适应性。除了连锁超市,还有各种各样的杂货店和传统市场,以及来自农场的在线订单,可以将新鲜农产品直接送到终端市场。
文章最后总结说,新冠疫情暴露了美国社会和经济的诸多体制弱点。尽管其经济还有优势,但美国经济结构可能无法抵御疫情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