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作家吳明益:做一名充滿魅力的讀書人

亞太日報

text

圖文|香港浸會大學方曉

吳明益讀書會宣傳海報 攝於香港中文大學

2016年3月,第三屆“博群書節”如約來到香港中文大學。此次書節的主題為“打書釘”,意為以書為鄉,以書為糧,以書省身,以書會友。在邵逸夫堂暖黃的燈光下,我見到了台灣作家吳明益。對大多數人而言,吳明益是個比較陌生的名字,但在台灣文壇他卻有著特殊的影響力。

吳明益出席活動。左:“三城對話,書話尋鄉”開幕式右:“書寫力量”分享會

吳明益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著作類型眾多,最新作品為《單車失竊記》。他曾四度獲《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十大好書,並獲法國島嶼文學小說獎(PRIX DU LIVRE INSULAIRE)、《Time Out Beijing》“百年來最佳中文小說”等各類獎項。長篇小說《復眼人》已售出英、美、法、日等多國版權。但面對這些殊榮,吳明益始終抱著一顆平常心。他介紹自己時說:“有時寫作、畫圖、攝影、旅行、談論文學,副業才是文學研究”。

散文集《浮光》與最新小說《單車失竊記》

2016年3月初,吳明益在香港中文大學,分別舉辦了兩場讀書會。他說他不喜講述重復的內容,也不懂演講的技巧,只希望自己在讀書與寫作上的心得可以帶給年輕人新的想法,能讓更多的年輕人捧起書本,甚至嘗試寫作。“讀書是一種生活的方式,經年累月間,它早已融入我的血液,成為我身體的一部分。”無論提到什麼,吳明益言語間的感覺始終是淡淡的,就像一壺清茶,清可見底卻滋味甘醇。

吳明益在台北中華商場度過了自己的少年時光,兒時喜愛繪畫,卻因辨色能力上的缺陷使他被迫放棄了這一愛好。家中兄弟姐妹眾多,兄長的書架便成了他童年時的樂園。他毫無目的地閱讀,卻深深愛上了文字。群居生活帶給他無窮的寫作資源,良好的家教讓他在聆聽中獲得靈感,他的故事質樸動人,他的文字細膩純粹。在不斷地摸索與嘗試中,他又愛上了攝影,愛上了自然,於是他走上了自然寫作的道路。

吳明益小說《天橋上的魔術師》手繪插圖

吳明益的作品,不僅可以感受他對於台灣自然與人文關懷的書寫,還可以領略過往的風土人情。無論是小說還是散文,作品中的插圖大多為吳明益手繪而成,除了年幼時的喜好,也與他早年所閱讀過的同繪畫相關的書籍有關。他認為,“知識應當是主動的,即使是碎片化,也該靠自己從中汲取養分,我們應當有‘強制性閱讀’的能力。”對他來說,寫作不是為了成為作家,而是為了溝通。因此,他從未抱著成為一名作家的信念寫作,只是專注於享受寫作的過程。

吳明益攝影作品《貓》

身為創作學專業的教授,吳明益常被學生問及,“文學有什麼用?”、“文學可以帶給我什麼?”對此,他常常引述Ellen Dissanayake在《大腦·演化·人》中的觀點進行解釋:“在經濟化的社會,我也不知道文學有什麼用。但在我看來,文學和藝術一樣,本身就是‘美’的體現。而‘美’,就像孔雀的尾巴、夜鶯的歌聲,和齊柏林飛船的專輯,它看似不能帶來你所期望的種種,卻是人類演化過程中的重要部分。此外,文學只是一種社交行為,特別是儀式,文學能表現並傳遞具有神聖的或性靈本質的團體價值觀。”多年創作,他始終堅持著自己的原則:不接受廣告式的推薦序寫作邀約、不辦簽書售會而改演講跟書有關的議題,也不與讀者合影,因為自己並非明星。無論文學創作的大方向如何,他都守著自己的一方書齋,默默耕耘,埋頭創作。“我從不認為自己是公眾人物,我只是一個書寫故事的人。”或許正是因為如此,吳明益筆下的那些平凡人才更加能夠打動讀者的心。

吳明益攝影作品《奧德河對岸的波蘭》

或許,正如吳明益所言,“當你擁有區分虛構與現實的能力時,便可以很好地適應未來。”已經45歲的吳明益似乎受到了歲月的優待,從他的面孔上看不出滄桑坎坷,看不到孤獨寂寞。他很愛笑,亦很健談;他樂於聆聽他人的故事,亦樂於同旁人分享自己的故事。他說:

即使不是讀書人,也應當讀書。即使是一名騙子,也要讀書才會顯得專業。因為只有讀書,才是最有魅力的事。

(圖文編輯:李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