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開始做"零售銀行"了 這對投行業意味著什麼?

華爾街見聞

text

【亞太日報訊】過去150年來,只為機構服務的高盛,上月開啟了自己的零售銀行業務,最低只要1美元,投資者就可以開通線上儲蓄帳戶。

這被視為在全球經濟弱復蘇和監管趨嚴的影響下,老牌投行也要為拓展資金來源,緩解盈利壓力,而去拓寬新的業務管道。

申萬宏源分析師龔芳、蔣健蓉在本月11日的報告中表示,從高盛開設零售銀行可以管窺到近年來境外投行的四大變化:

變化一:境外投行借助多元化發展應對業績下滑的壓力。受全球經濟弱復蘇和監管趨嚴的影響,境外投行近年來面臨較大的盈利壓力,其中 2015 年高盛營業淨收入負增長,淨利潤同比下跌近 28%,瑞銀出現虧損,大幅調整業務結構。境外投行紛紛借助多元化發展提升抗週期能力,這一方面表現為境外投行與商業銀行呈現融合發展態勢;另一方面表現為具備抗週期性的財富和資管業務漸漸演變成國外投行的多元化業務佈局的重點。

目前財富和資產管理業務已經成為境外投行的支柱業務。除瑞銀集團這種本身以財富管理業務為核心的機構之外,以瑞信和摩根士丹利為代表的境外投行也將財富和資產管理業務打造成支柱業務。以摩根士丹利為例,金融危機前,摩根士丹利是金融市場上高杠杆風險交易和專業投行的代表;金融危機後,摩根士丹利調整業務戰略,將業務重心從過去的投資交易轉向抗週期能力極強的財富與資產管理業務。摩根士丹利全球財富管理業務的營業收入從 2007 年不足 60 億美元的水平直線增長至 2015 年約 150 億美元的水平,對營業收入的貢獻從 2007 年不足 23%上升至 2015 年底約 43%的水平,成為摩根士丹利第二大收入來源。

變化二:投行快速去杠杆,從重資本向輕資本轉型。金融危機後,境外投行快速去杠杆,目前杠杆降至約 10x 的水平。在業務結構上,從過去重資本的自營、機構證券業務向輕資本的財富及資管業務轉型。

2008 年金融危機後,國外投行都呈現加速去杠杆的趨勢。為滿足巴塞爾協議 III 等外部監管的要求,控制經營風險,高盛的杠杆比例從 2007 年高峰時期的 26.2 倍下降至 2015 年約 10.3 倍的水平;摩根士丹利的杠杆比例從 2007 年高峰時 33.4 倍下降至 2015 年約 11.3 倍的水平。

從重資本向輕資本轉型。金融危機後,基於風險控制和外部監管的要求,境外金融機構紛紛剝離或縮小資本型業務規模。以美國為例,作為《多德-弗蘭克法案》的補充,沃克爾規則自 2012 年開始正式實施,最後執行時間是 2014 年 7 月 21 日。沃克爾規則旨在將銀行分拆為零售銀行和投資銀行,對於從事高風險、高杠杆的投資銀行不應得到政府救助,避免銀行“大到不能倒”的尷尬問題。其從限制商業銀行規模、限制銀行的自營交易以及禁止銀行進行對沖或私募基金投資等三方面對投資銀行重資本業務產生了顯著影響。基於此,自 2012 年以來境外金融機構紛紛剝離方向型交易的自營業務,以重資本為主的自營業務規模大大縮減。

業務結構從高風險的交易業務向輕資本的仲介業務轉型。金融危機前後境外投行收入結構和盈利模式發生了顯著變化。以高盛為例,金融危機前,機構銷售交易和本金投資是其支柱業務,2007 年的收入貢獻高達 68%,傳統投行服務和資產管理業務的收入占比不足 30%;金融危機後,資本仲介型的機構客戶服務成為高盛的業務支柱,重資本的投資業務占比直線下滑,2015 年底高盛機構客戶服務的收入占比為 45%,投資借貸業務收入占比下滑至約 16%的水平。

變化三:豐富負債融資管道,流動性管理上升到新高度。金融危機後境外投行都面臨巨大的資本金補充壓力,高盛、摩根士丹利紛紛申請了銀行牌照;巴塞爾協議 III 監管的趨嚴使得境外投行更加注重流動性管理;在負債結構上,境外投行呈現“商業銀行化”的特徵,其中證券回購類融資占比大幅下滑,長期負債和客戶存款成為主要的負債來源。

變化四:資訊化助推境外投行零售業務大發展。過去,華爾街的大投行基本只面向機構客戶服務,這是由於對華爾街投行來說,服務一般個人客戶的成本過高,利潤率太低。然而,隨著“資訊科技熱”的興起,通過資訊技術手段來降低對零售客戶的服務成本並提升其服務體驗成為了可能。於是,近兩年開始轉戰零售客戶業務的高盛在業內率先宣稱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JP 摩根也緊隨其後。海外大行紛紛持續加大在資訊科技上的投入,力求在資訊化浪潮中佔據領先優勢,在“效率”和“安全”上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的核心競爭力。

較早實現向零售業務轉型的機構,盈利水平已經逐漸恢復至 2008 年危機前的水平。從經營效果來看,較快向零售業務轉型的機構近年來營業收入和盈利能力逐步回升,其中表現最為明顯的是摩根士丹利和瑞銀。2008 年金融危機後,摩根士丹利開始佈局面向零售客戶的財富管理業務,財富管理業務具備的抗週期性極大的熨平了近年摩根士丹利的收入波動,2015 年摩根士丹利實現營業收入 351 億美元,淨利潤 61 億美元,其中淨利潤同比增長近 70%,這主要源於財富管理業務的貢獻,2015 年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業務實現淨收入 151 億元,稅前利潤率 22%,創歷史新高。同期,以財富管理為重心的瑞銀集團在 2015 年也實現了正增長且淨利潤同比增長近 75%至 62 億瑞士法郎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