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永叔,东坡与稼轩的元宵

亚太日报

text

《生查子 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亚太日报 钟平】欧阳修老先生是一位文人,在他写下这首词的时候,年级大约30岁,已经到了而立之年。这个时候的他因为支持范仲淹的改革而被贬往夷陵(今湖北宜昌)做县令,直到四年后才被召回京城。

欧阳修参加过三次科举,前两次都意外落榜,在他23岁的时候参加第三次科举终于一举中的,位列二甲进士及第。

欧阳修生性浪漫,年轻的时候经常和朋友游山玩水,过着浪漫奢华的生活,年轻时候的风流轶事不仅奠定了其一生的文学基础,更成为了欧阳修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后来他被贬官的时候,还深情地写道: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意思就是:

虽然我现在被贬到穷乡僻壤,在春天都看不见花,但我曾经在洛阳享受过那样绚烂的青春,这一生还有什么不能承受呢?

后来欧阳修再度被贬,在滁州,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文中自称为醉翁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年少时的浪漫情怀,已经在其知天命之年被岁月酿成一杯酒,这酒醇厚无比,轻松慵懒。饮之,似乎可见一白发老头醉坐于亭中,摇头晃脑,而旁人自得其乐。

54年后,他的学生苏轼,也在元宵节这天,举杯邀月,面海垂钓,品出了人生的豁达写意。

《书上元夜游》 苏轼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糅,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

1099年农历正月十五,我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过来对我说:“如此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一起出去呢?”我便很高兴地跟随他们,走到了城西,进入了和尚的住所,经过了小巷,各地的百姓聚居在一起,生活井然有序。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家里的人闭门熟睡,睡得很鼾甜。(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苏过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韩愈钓鱼没有钓到,还想要到更远的地方钓鱼,却不知道在海边的人也未必能钓到大鱼。

1099年,64岁的苏轼在已经儋州(今海南儋县)度过了两年,与他的老师欧阳修一样,也是被贬的。

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但是苏轼毫不在意,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写下了“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的诗。

人生中的得失,已经被苏轼看透,对于坎坷的人生他写下;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对于纷纷扰扰的世事,他写下;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对于聚离别散,他写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面对如江水般翻滚的世事,他写下;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在写完《书上元夜游》的两年后(1101年),苏轼病逝。

73年后,一位在后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的辛弃疾在面对繁华似锦的元宵节灯会中,发出了“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叹。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从上片开始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花灯耀眼、乐声盈耳。下片则笔锋一转,虚构出一位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这位女性上寄托了辛弃疾的政治抱负,在一片热闹中,通过反差来衬托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孤高性格。

这位能文能武的奇才,在词作的婉约风上,写出了“千金中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和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相比,在豪放上,一句“气吞万里如虎”亦可以和东坡的“大江东去”相提并论。

然而,辛弃疾的一生又是极其让人心酸。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他生于沦陷后的北方,却又不愿屈从金国的统治,二十一岁的他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以耿京为首的起义军,与金军战斗,在南归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又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来到南方后,对南宋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他积极呼吁收复失地,曾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应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

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后来,他几次浮沉,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也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

一曲道尽哀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不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位“栏杆拍遍 无人会”的词人,后来身染重疾逝世,时年68岁。

老爷子死之前还高呼“杀贼!杀贼!”

而就四年前他还写下了:“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千百年后,元宵佳节依旧,从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到苏东坡的“孰为得失”,再到稼轩的“蓦然回首”,一一道尽了世事。

然而既至元宵,何不赏灯猜谜,合家欢乐食汤圆乎?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就该好好把握,活在当下。

举杯!

吃汤圆去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