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描繪“新起點”和“新藍圖”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日在杭州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工商峰會開幕式上,為推動世界經濟走上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之路,開出了一劑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中國藥方,為將實現歷史性升級的G20烙下了深刻的中國印記。

習近平在發表題為《中國發展新起點 全球增長新藍圖》的主旨演講時提出,建設創新型世界經濟,開闢增長源泉;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拓展發展空間;建設聯動型世界經濟,凝聚互動合力;建設包容型世界經濟,夯實共贏基礎。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蘇格說,這對世界經濟的發展進行了精準把脈,並指出了前進方向。G20要向長效治理機制轉變,對世界經濟就不僅要關注治標,更要著力治本,還要把議題設置向深層次和長期問題延伸。

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經歷了6年多的復蘇努力,卻依然面臨更不明朗的“新平庸”困擾。發達國家經濟復蘇好於新興市場國家,世界經濟亟需實現再平衡。各國政策訴求和利益關注點出現分歧,全球治理理念與舉措尚待協調理順。

金融危機後的歷屆G20領導人峰會,為走出危機達成了原則性共識,表明推動全球經濟恢復增長的決心,但行動尚需再進一步。

習近平表示,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

今年中國擔任G20主席國,促動G20首次把發展問題置於全球宏觀政策框架核心位置,首次就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行動計劃,首次就支持非洲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開展合作,具有開創性意義。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張海冰認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是中國希望在G20發展進程中留下“中國烙印”的一個關鍵政策領域。

杭州峰會有望達成近30項主要成果,是成果最豐富的一屆峰會。

自G20於2008年金融危機後升格為領導人峰會以來,中國國家主席參加了全部十次的領導人峰會,以“共同應對”“國際合作”“互利共贏”“創新發展”“共享發展”為關鍵詞,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方案。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認為,這些會議所闡述的中國理念和方案,構建和維護了G20的命運共同體,體現了中國作為大國的使命感、責任感以及擔當,體現了中國與世界各國共同發展、休戚與共的態度和決心。

習近平表示,夥伴精神是二十國集團最寶貴的財富,也是各國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的選擇。國家不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應該平等相待,既把自己發展好,也幫助其他國家發展好。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

杭州峰會是G20歷史上發展中國家參與最多、代表性最廣泛的一次峰會。

習近平說,二十國集團不僅屬於二十個成員,也屬於全世界。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俄羅斯-中國”中心專家弗拉基米爾·彼得羅夫斯基表示,大量發展中國家代表作為賓客參與杭州峰會,闡述自身立場,有助於峰會取得積極成果。中國提出的優先事項,例如基礎設施的投資、技術轉讓、減少關稅壁壘等,正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所需的重要因素。

G20是當今世界少有的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領導人平等對話的平臺,是全球經濟治理領域的重要平臺。其成員不僅包括美日德等發達國家,也包括中俄印等新興經濟體,還包括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其他國家與組織。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宗義認為,在“後危機時代”的轉型期,G20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其應對全球經濟問題的決策能力和執行能力明顯下降。要克服這些挑戰,G20在轉型中必須建章立制,逐步構建整體性治理模式。

習近平表示,中方主辦杭州峰會的目標之一,是推動二十國集團實現從短期政策向中長期政策轉型,從危機應對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鞏固其作為全球經濟治理重要平臺的地位。

依靠G20平臺,中國不僅在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之間發揮著重要的橋梁作用,同時也在全球治理中扮演著“負責任國家”的角色,在防範經濟危機、保障能源安全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中國是G20的建設者和貢獻者。中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致力於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挖掘新的增長動力,提高經濟品質和水準,將為世界經濟和G20框架內外合作提供更多正能量。

習近平表示,今天的中國,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繼續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世界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在新的起點上,中國將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綠色發展、推進公平共享、擴大對外開放。

蘇格說,在新起點上中國的發展可為世界的發展、G20的議程設定等指明方向,其中,創新需要理念思路、體制機制、科學技術等的全面創新,而與國際上日漸抬頭的保護主義相對的開放與自由才能帶來進步。

習近平提出的中國改革發展舉措,為世界經濟擺脫“新平庸”、孕育新增長動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借鑒,也是國際社會對G20、對杭州峰會的期待所在。

中國經驗與中國方案,正在G20發展史上鐫刻下重要而不可磨滅的中國印記。(執筆記者:劉斐,參與采寫:檀易曉、段菁菁、劉愷、岳德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