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7月1日電(記者辛林霞
王子辰)正在舉行的首屆中俄博覽會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成為學者提及較多的關鍵詞。他們認為,俄羅斯可以借這一發展思路,通過鐵路大通道帶動遠東、西伯利亞地區開發,積極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
遼寧大學轉型國家經濟政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坡嶺說,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一個開放、包容的發展思路,中國參與歐亞一體化對俄羅斯和整個中亞都有利。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所經濟室主任程亦軍說,絲綢之路經濟帶不是以某個國家為主導的,是基於經濟發展到目前程度,很自然提出的思路,以謀求走出去與世界更廣泛的接觸。
“歷史上的絲綢之路是自然形成的貿易通道,把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兩大經濟世界和精神世界聯繫起來,這條路在新時期應起到更大的作用,中國也是基於此提出的思路。”程亦軍說。
一些學者表示,東北亞是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哈薩克斯坦在絲綢之路中積極參與,在連雲港建了物流中心,火車經過中亞連接歐洲,就是很好的例子。俄羅斯也可以積極參與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所所長李鳳林說,絲綢之路不光走中亞,還提出北部地區發展海運的思路,可將北方港口帶動起來。目前,俄羅斯遠東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和貝阿鐵路並未充分利用,絲綢之路為借助這些通道開發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提供了契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