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國之交在於民相親——中阿關係中的人文紐帶

text

新華社布宜諾斯艾利斯7月18日電綜述:國之交在於民相親——中阿關係中的人文紐帶

新華社記者葉書宏

趙燕燕

文化迥異的中國和阿根廷,隨著兩國關係的發展,特別是人文交流日益頻繁,兩國關係越走越順,兩國人民越走越親。這兩個相距遙遠的國度,正用實際行動構建著一座超越文化差異的“橋梁”。

(小標題)中國文化走進阿根廷

和著喧天的鑼鼓聲,金色的舞龍在人群裏來回穿梭。熱情的阿根廷人爭相伸手觸碰舞龍的尾巴,相信這樣能帶來好運。每年春節,這樣的場景都會在阿根廷主要城市上演,春節已成為阿根廷人感知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

經過多年努力,由中國駐阿使館和當地華人華僑共同推出的“快樂春節”,已從一個只有少數移民參與的活動,演變為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個具有城市象徵意義和廣泛民眾參與的重要文化活動。中華文化正為越來越多的阿根廷人所喜愛。

如今,在阿根廷擁有3000多名註冊學生的孔子學院,已經成為傳播和分享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平臺,每年舉行的“漢語橋”比賽更是吸引了眾多阿根廷學生積極參與。今年3月,在中方和布宜諾斯艾利斯市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南美洲第一所全日制中西雙語公立學校正式啟動,布宜諾斯艾利斯市長馬克裏在開學儀式上激動地說:“這對阿根廷首都的教育事業是個歷史性時刻。”

(小標題)阿根廷的“中國熱”

拉普拉塔市距離布宜諾斯艾利斯50公里,人口60萬,這裡的民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情,特別是中國武術在這裡的普及程度令人吃驚,僅武館就有20家。今年拉普拉塔市鬧元宵,當地“希望”武館的一場武術會演吸引了近萬名市民觀看。

每天下午兩點,20歲的阿根廷小夥費德里克都會準時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語言中心學習漢語。“我要學好漢語,帶女朋友去中國旅行,親身感受中華文化的神奇。”

隨著中阿經貿關係的發展,阿根廷人對漢語的喜愛開始從個人興趣轉為職業需求,一些專門教授漢語的機構應運而生。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語言中心負責人羅伯托·威亞路艾爾對記者說,在該中心開設的23門外語教學中,開設最晚的漢語在短短3年內已經躍居為排名第三的熱門課程。

阿根廷政府樂見中國文化的推廣。去年在阿根廷舉辦的拉美文化產業交易會上,阿政府專門為中國文化產業開設專題論壇,拉近兩國文化市場的距離。每年的春節廟會,布宜諾斯艾利斯市政府在批文審批上更是一路綠燈,並派警察為廟會站崗執勤。

(小標題)民間交往創意不斷

每週日下午兩點半,家住帕勒莫區的羅哈斯都會打開電視觀看《基礎漢語脫口秀》。這檔由當地華人自籌資金拍攝的首檔漢語文化類節目自4月初開播以來,受到眾多阿根廷觀眾的喜愛。

這種富有創意的民間文化交流得到中國駐阿使館的大力支持,中國駐阿大使殷恒民親自做客節目,與熱心觀眾現場互動。他認為,通過本土化節目讓阿根廷民眾了解中國文化非常重要。

兩國人民對彼此文化的嚮往還催生了商業文化市場的繁榮。今年5月和6月,中國著名打擊樂演奏家李飚和鋼琴演奏家郎朗相繼在阿根廷的科隆劇院登臺表演,引起轟動。阿根廷國粹探戈今年春節登陸北京衛視,更是引起不少國內文化產業投資者的關注。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中阿人文交流的實踐表明,豐富的文化交往增進了兩國人民的了解,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讓兩國友好的理念更加深植於人心。這種努力雖無法用數據量化,卻以更加深厚綿長的力度推動著兩國關係的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