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决战在“重症高地”的“尖刀连”

中国新闻网

tex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尖刀连”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同济医院供图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 题:“时代楷模”——决战在“重症高地”的“尖刀连”

在新冠肺炎阻击战中,他们决战在“重症高地”,为重症、危重症患者治疗提供专科临床支持;他们以“关口前移+多学科合作+精细化管理”的科学救治模式,为治疗危重症、降低死亡率做出积极探索。

这支“尖刀连”活跃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曾与来自全国的40支援鄂医疗队、5000余名精兵强将并肩战疫,守护3000多名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9月23日,中宣部发布了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等10个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尖刀连”就是其中之一。

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肺部严重病变的情况,呼吸困难,需要通气治疗。在无创呼吸机不能满足患者病情需要的时候,则需要进行气管插管。这也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

紧急的气管插管风险极高,特别是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病情重,体质差,无法耐受长时间缺氧和血压、心率的剧烈波动。统一标配的视频喉镜,就是插管“敢死队”战斗不减员的必备武器。

“武汉市有很多医务人员被感染,你不知道你会不会是下一个,医生也会生病,也会被感染,但我们要让大家放心上前线,所以我们对自身的防护要求很高。”插管队队长、同济医院麻醉科医疗副主任兼任党支部书记万里说,自从疫情爆发以来,麻醉小分队没有一个被感染。

新冠病毒不仅攻击肺部,还会诱发炎症风暴,从而攻击心肌细胞,甚至引起“暴发性心肌炎”、心脏猝死。

同济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树生2月初曾接管了中法新城院区的一个ICU病区。42岁的刘先生,持续发烧9天、干咳、胸闷、呼吸困难,同时还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生命已危在旦夕。李树生说。“用一切可以用的治疗方法,承担风险,我们必须搏一把,上ECMO!”。借助ECMO可以刘先生自己的肺休息一下,给医生更多的治疗时间。接下来就是医生和护士漫长的坚守。3月10日,刘先生顺利脱下ECMO,接着又脱掉了呼吸机。他是湖北省当时成功脱离ECMO的患者中病情最重的一位。

刘先生成功的救治让同济医院重症救治团队提出关口前移的救治理念。人是一个整体,在对抗新冠病毒时,患者心脏和肺部是需要同时战斗的,只有保护好心脏,患者才有可能全身心地去对抗肺部感染。

“炎症风暴”该如何应对?“护肾队”队长徐钢带领的同济医院“护肾队”打响了“阻击战”。

“前来支援的各支医疗队中,心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医生居多,肾内科医生则相对较少,很多医疗队不了解血液净化的效果,对此持保留态度。”护肾队何凡医生说,“刚开始时,我们很着急。光谷院区住院患者中,肾脏损害发生率为15%左右,患者病情急,自己却无用武之地。”

经过临床实践,小分队发现血液净化治疗在阻断“炎症风暴”中的作用,通过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浆吸附等血液净化治疗手段提前干预,可以有效清除这些炎症因子,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

于是,护肾小分队所有队员分工合作,利用了3天左右的时间,将全院的820多位患者病例参数全部进行仔细梳理、对比,并针对个别患者给予建议。

新冠病毒造成患者多器官而不仅仅是单靶点的损害,在集中管理下,每一支小分队都在不同的领域做出贡献。

同济医院10人护肝小分队定期参加疑难病例讨论,根据个体病情,评估新冠病毒感染引起全身性损害,特别是肝损伤与低氧血症、药物损伤或是病毒直接攻击是否相关进行讨论,并持续追踪患者情况。

同济医院精神科专家杨渊教授通过方舱内视频远程会诊平台,“面对面”给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存在的胸闷气短、心率不稳、疲劳、活动能力下降、氧气依赖等众多问题,康复小分队开展了重症新冠肺炎早期康复治疗,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及改善功能障碍,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营养小分队为新冠患者量身定制《营养风险筛查表》,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营养支持计划,选择适宜的营养治疗方案;中医药小分队参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提高,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贡献了中医经验和智慧;气切小分队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术,成为帮助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脱离有创呼吸机支持的最后一张王牌;咽拭子采集队创新设计了发热门诊咽拭子采集平台,重构咽拭子采样工作流程,疫情期间无一采样人员发生感染;压疮专护攻关小分队通过制定个体防护计划,增进患者舒适,促进康复……

在中法新城院区,同济医院联合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共同发布《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与管理共识》,对患者院前评估及转运、病区设置及管理、医疗质量评估、多学科联合诊疗及整体护理等诊疗流程进行明确规范。《共识》的形成,以及临床中的大量临床实操和经验讨论,让专家们初步勾勒出患者病程进展规律。

“与国家同舟,与人民共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党委书记吴菁说,面对百年不遇、突如其来的疫情,病人激增、病床不足、防护物资紧张、人力资源短缺,困难没有吓倒我们,一个个小分队组成的“尖刀连”,攻下重症救治一个又一个难关,挽回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