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佛凉协作】
2016年8月以来,佛山市已累计向凉山派出48名党政干部、437名专技人才;投入财政援助资金24.43亿元,社会捐款捐物价值3.05亿元;投入5.7亿元,为41843名贫困人口和困难群众援建10314套安全住房;引导84家广东企业投资落户凉山,实际投资超过65亿元;向广东输出凉山外出务工人员36689人,其中贫困劳动力35771人;结对贫困村437对,学校50对,医院30对;助力凉山州雷波、甘洛、盐源、木里等4个贫困县成功脱贫摘帽。
凉山,我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全州17个县市中,有11个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佛山,我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位居东部沿海的佛山,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探路者。
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进入新阶段。2016年8月,广东省佛山市委、市政府接过党中央、国务院和粤川两地省委、省政府交给佛山的重大使命,派出工作组正式进驻凉山,拉开了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的序幕。
跨越千山万水,佛凉携手奔小康。决不让一个民族兄弟掉队是佛山与凉山新时代彝海结盟的庄严承诺,更是佛山在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征程中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四年多来,佛山全力以赴做好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数百位佛山扶贫干部人才奔赴凉山,从安全住房、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携手奔康等方面全面开展帮扶,为凉山脱贫攻坚战胜利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佛山参与援建的越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大瑞苹果基地苹果基地。
住上安心房过上好日子
从凉山州布拖县县城一路往南,沿着公路行驶约14分钟,补尔乡竹尔苦村广东(佛山)新村整齐划一的新居映入眼帘。
位于公路旁的竹尔苦村广东(佛山)新村,随处可见青瓦白墙的二层小楼,新居客厅、卧室、厨房一应俱全,还有独立的院坝和卫生间。
现在村子靠近公路,出行非常方便。扭么俄扎说,以前居住在高山上的土坯房,走山路40多分钟才能到乘车点。搬到干净整洁的新村后,居住条件变好了,可以随时去县城买东西。而且新村还有篮球场,再也不用担心孩子满山跑,摔得到处是伤。
搬进新居,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扭么俄扎的新生活是广大凉山贫困群众易地扶贫搬迁后的真实写照。
大凉山地区山高坡陡,江河纵横,长期以来,贫困群众大多居住在偏远的高山上。那里气候寒冷、土地贫瘠、出行不便,居住生活条件差。
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是凉山脱贫攻坚中贫困山村面临的最实际困难。安全住房问题,是解决凉山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最大的短板,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2016年8月,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工作组来到凉山后,将安全住房及配套设施建设作为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的重中之重,下大力气帮助凉山贫困群众改善居住条件。
四年多来,佛山已投入5.7亿元,在凉山援建安全住房10314套,共为41843名贫困群众解决安全住房问题。在凉山,已经有越来越多像扭么俄扎这样的贫困群众走出大山,搬入了新居。
今年,佛山与凉山两地围绕贫困户安全住房、特殊困难家庭安全住房改造、集中连片整治贫困现象突出区域、终结人畜混居现象等方面安排专项资金3.78亿元,实施安全住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48个。6月底,贫困户安全住房已全部建成并入住,特殊困难家庭安全住房改造、集中连片整治贫困现象突出区域等工作正全力推进。
住房安全有保障,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之一,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组长毛永天说,工作组将继续推进特殊困难家庭安全住房及配套设施建设等工作,让凉山贫困群众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住上新房子,群众幸福感节节高升。如今,扭么俄扎的老公在布拖县城做电焊工,她自己留在家中照顾孩子,还负责耕种山上的10多块地,在政府的帮扶下,她还饲养了四头猪,十几头羊,日子更有奔头。
凉山州布拖县补尔乡竹尔苦村广东(佛山)新村,六排白墙灰顶的安全住房整齐划一。
烂坝变身希望的田野
距离307省道不远处,凉山州昭觉县洒拉地坡乡九如生态草莓种植园内的草莓长势喜人。
园区扶贫车间内,20多位彝族妇女正在熟练地分拣、打包,一箱箱分装好的草莓将通过冷链运往全国各地。
洒拉地坡乡位于大凉山腹地,曾因气候恶劣、环境艰苦被当地人称为烂坝。2019年初,佛山引导最滋味(佛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昭觉县注册落地,在姐把哪打村投资超过1000多万元建设九如生态草莓种植园,目前280亩草莓大棚已实现丰收。
这里海拔2560米,昼夜温差大,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无重金属污染,是培育夏草莓的绝佳环境。九如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德贤说,种植园2019年5月开建,当年8月开始采收,今年种植面积预计达3000亩。
昔日烂坝如今成为希望的田野,种植园建设为当地带来了产业,为村民带来了增收脱贫的就业岗位。
每天基本工资有60元,加班还会有一小时10元的加班费。姐把哪打村生产社社长布格拉古说,现在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几乎都在九如草莓打工,算下来每月实际收入接近3000元。
我们力争将种植园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高山夏季草莓种植基地。张德贤说,种植园全部丰产后将带动就业岗位超过2000个。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佛山携手凉山,依托九如生态草莓种植园这样的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帮助群众走出贫困。
在喜德县鲁基乡,佛山工作组引入广东企业投资建设的现代农业循环产业园,建成四川省首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采取公司+生猪代养场+现代标准化蔬菜种植园+合作社+贫困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让贫困户参与到园区发展中。
现阶段蔬菜基地每日用工约150人,月工资约1500元-2000元/人。佛山工作组驻喜德县工作小组组长黄礼泉表示,项目全乡997户贫困户抱团入股,加上佛山援助资金,贫困户股份占比60%,预计农业产业每年收益约为325万元,全乡997户4190名贫困人口在项目实施中受益,年人均增收约800元。
在大凉山腹地,佛山大力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在11个贫困县都已建设1个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一个个九如生态草莓种植园、现代农业循环产业园这样的产业园区正发挥带贫益贫效应,让当地群众家门口就业,获得稳定收入。
贫困户在昭觉县洒拉地坡乡九如生态草莓种植园务工摘草莓。
** 劳务协作打出组合拳**
以前,一家人年均收入不到2000元,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日子很恼火谈起外出务工前的日子,彝族青年苏阿合不愿回首。
苏阿合家住凉山州盐源县平川镇杉树坪村一组,三个孩子都在读书,加上60多岁的父亲经常头痛头昏,家庭支出大,曾经一度日子过得紧巴巴。
2018年9月,苏阿合夫妇作为盐源县第六批外出务工人员,前往佛山合信包装有限公司入职务工。从此,家庭生活逐渐有了起色。
当时,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苏阿合一开始由于技术不熟练,工资也不理想,加上广东气候热,生活不习惯,有了打道回府的念头。政府工作人员和公司领导还有同事们为我加油鼓励,帮助计算月收入明白账后,我们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苏阿合说。
留下来后,苏阿合夫妇每天努力工作,积极向老员工学习专业技术。随着技术不断娴熟和自己的吃苦耐劳,工作业绩直线增长,工资待遇提高了又提高,目前夫妻两人月工资超15000元,彻底摘掉了贫帽子。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
2016年8月以来,佛山市扎实推进劳务协作工作,向广东输出凉山外出务工人员36689人,其中贫困劳动力35771人。
今年,受疫情影响,佛山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对凉山农民工外出就业、工资收入和稳岗均带来一定影响。为确保贫困群众增收,佛山工作组安排1亿多元支持劳务协作。截至9月底,已点对点向佛山输送6165名凉山务工人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539人。
为多渠道帮助贫困群众增收,除了产业园区带动就业一批,劳务输出转移就业一批,佛山还出资开设公益岗位安置就业一批。今年,佛山安排5045万元开发10678个公益性岗位,帮助部分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一天打扫三次,每月工资500元。从凉山州越西县竹阿觉镇洛木村土坯房搬进感恩社区新房的贫困户阿尔阿机莫,目前是小区保洁员,这是利用佛山帮扶资金开设的公益岗位。
闲暇时间,阿尔阿机莫还去县城各处装修工地做小工,月收入约2000元。她老公则学会了泥水工,在县城帮别人建房、装修,月均收入3000元。
家里两个小孩都在感恩社区里的幼儿园免费就读,一家人日子越过越开心。
两个孩子说再也不想回老家住了,幼儿园条件也比老家幼儿园好太多。阿尔阿机莫笑着说。
凉山务工人员在佛山企业工作。
** 组团式教育医疗帮扶惠民生**
把这个几何图形分开后,三个都是相等的,就像父母生了三个孩子,都是同等对待的
在凉山州盐源中学的高三(6)班,佛山支教教师黄河别具一格的数学课,让佛山班学生杨阿江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以前没有听过这样生动的数学课。老师讲得很形象,我们一下子就理解了。
一年前,佛山市三水区华侨中学老师黄河来到盐源中学,担任佛山班班主任及数学老师。黄河老师所在的佛山班正是佛山开展组团式教育帮扶的生动实践。
2018年起,佛山在凉山州建立佛山普通高中教学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提升凉山州深度贫困县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水平。当年即在盐源中学设立佛山班,从佛山选派骨干教师,以组团的方式全面负责佛山班的教育教学工作。
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这是佛山班老师倡导的教学模式。上学期,在成都市2021届高三毕业班摸底考试中,佛山班56位同学中有41人过了成都市划定的本科线。
扶贫先扶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四年多来,佛山投入3亿多元建设中小学校及幼儿园,以及开展控辍保学项目、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让多彩青春在大山深处绽放出温暖而绚丽的光芒。
佛山支教教师黄河为盐源佛山班学生授课。
医疗卫生资源不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凉山脱贫攻坚路上的又一拦路虎,这种局面在医疗帮扶实施后得到了改观。
2016年8月以来,佛山强化卫生医疗保障,投入2.1亿元,用于凉山州县乡两级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并在喜德县人民医院开展组团式医疗帮扶。组团式医疗帮扶以来,喜德县人民医院2019年全年总门诊量达到74842人次,门诊量较2018年增长40.83%; 住院人次14357人次,较2018年增长45.51%;医疗业务收入7020万元,较2018年增长59.5%;病床使用率较2018年增长47.4%;手术1190例次较2018年增长55.35%。
佛山赴凉山支医医生在为患者服务。
彝族老人吉布里体就是佛山组团式医疗帮扶的受益者之一。
深居大凉山的吉布里体家依山而居,放牧牛羊,还有几亩庄稼地,生活简朴而平静。三年前,因为吉布里体的眼疾,一家人的生活被打乱了。
眼睛看不清,羊也放不了,没有收入了。原来,吉布里体患上了白内障,捡柴放牧的时候,眼睛看不见。因为家里没钱,县里的医疗条件也不好,一直拖着没去医院。
两个月前,在喜德县人民医院,经过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眼科学博士段虎成的主刀救治,吉布里体顺利完成手术,把人工晶体植入眼睛,困扰了吉布里体三年的眼疾终于彻底解决。
可以像以前一样放牧,相信以后日子更加好了。康复后的吉布里体一家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