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白江稻菜现代农业园区跃升为省级“三星”

apd

text

在四川省政府官网日前公布的2021年度四川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名单中,青白江区稻菜现代农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名列其中,跻身“三星级”行列。

这个幅员面积约6万亩,以粮油、蔬菜为主导产业,以稻油轮作、稻麦轮作、稻菜轮作等种植模式为主的园区因何入选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新路子播下新希望

阳春三月,在青白江区弥牟镇狮子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小麦田里,工人正操作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对小麦进行病虫害防治。田间的另一头,早稻集中育秧也正式拉开帷幕,工人们各司其职,驾驶着操作机完成翻地、整平、放置育秧板等工序。

成立于2015年的成都智农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以规模化种植小麦、水稻、马铃薯等农作物为主。这个集工厂化育秧、机械化生产、粮食烘干为一体的粮油规模化种植合作社有效助力青白江区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采用稻麦轮作模式,狮子村今年已种下小麦2600余亩,还将播种水稻3000余亩。

“我们指导发展‘育秧中心+农机合作社+粮食烘储中心+大型企业’的‘订单农业’生产模式,积极促成与中粮集团、金健米业和双流国际机场等企业的订单合作。”合作社负责人杨小兵说。

合作社入驻、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不仅高效实现了粮藏于地,还就近解决了近200名村民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生活也有了盼头。”狮子村8组村民李大哥说。

**新技术带活新农业 **

以“对标国际开展标准化生产,集中连片打造一批优质粮油、菌蔬等精品种养示范基地。”为农业发展目标,青白江从未止步。

2021年夏,位于青白江区青南大道的逸明家庭农场就对从日本引进的番茄品种使用了蚯蚓生物套种新型栽培模式。今年,逸明家庭农场又引进了全新的茄果类无土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等高科技设备和新技术的引进,使大棚种植更加简单化、智能化、管理科学化。成熟期番茄的长势、产量、品质等均大大提高。架子上一串串红彤彤、黄灿灿的绿色有机番茄,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市民前来采摘游玩,不仅有效提升了产品销量,“新型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之路也在逐渐拓宽。

同时,园区大力推进农产品赋码上市,鼓励园区内农业经营主体注册农业品牌,推进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积极支持园区内取得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的企业申报“青溯”区域公共品牌授权,发挥特色品牌效应,提高市场占有份额,提升产品附加值。

**新村民构建新业态 **

位于青白江青南大道的华玥田园综合体,一排排白色大棚座落田间,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墙绘朝气蓬勃。借环境生态之美,青白江区福洪镇华玥新村走出了一条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谭桥和王玲是华玥新村的“新村民”,他们通过政府牵线,以技术入股、资金入股的方式,加入了华玥土地股份合作社,充分利用当地川西林盘特色,改造升级闲置房屋,成功打造集乡村旅游体验、创意菜品、团建培训、儿童自然教育为一体,覆盖“吃、喝、玩、乐”的全方位体验的“村里的院子”,游客慕名而来,享受农家“慢生活”。

随着一个个如“村里的院子”般的农旅品牌入驻,带动旅游经济的同时,也丰富了当地村民的致富门路,手工拖鞋、钩织帽子等特色手工艺品吸引游客竞相购买。“从没想到,毛线钩的拖鞋也能卖出好价钱!”杨嬢嬢说起如今越来越富裕的生活,笑得合不拢嘴。

依托良好的农村生态和农业产业本底,弥牟镇白马村、福洪镇华玥新村等乡村旅游景点以点带面,从散居院落到美丽新村,美了“面子”富了“里子”。未来,园区还将加快推动休闲农业、文创农业、康养农业发展,打造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消费新场景,构建特色乡村新业态,全面推动建设公园城市的大美乡村。

(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