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凌晨,人民日报公众号转发“深夜重磅”——财政部有关《2018年4月2日起我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的决定。
中国财政部官网截图
该决定明确提出“为维护我国利益,平衡因美国232措施给我国利益造成的损失,我自2018年4月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7类128项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关税15%或25%不等”。同时文件特别强调:“我国倡导并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对美中止关税减让义务是我国运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维护我国利益而采取的正当举措。”坊间戏称,恐怕是为了避免被特朗普误以为是“愚人节”玩笑,北京才将如此重大的消息搁在2日凌晨放出。
如何认识这份决定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如何认识中美关系的当前现状与未来趋势?中美两国的政治、经济关系又会对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都是当下人们关注的焦点。
深夜“经贸反击战”发起的背景与原因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速崛起,美国对华戒心的提升。尤其是在特朗普总统上任后,两国不仅在安全、政治领域摩擦加重,而且关键在于,在此前一直在中美关系中扮演“压舱石”、“稳定器”的双边经贸关系开始从“解决问题者”变成了“问题”自身。
对此,中国做出了大量的具体的工作,试图缓和两国关系,解决部分(经贸领域)两国所共同关心的问题。譬如,中美首脑在上次峰会上共同拟定并开始执行的“百日计划”,后来特朗普访华后,也兴高采烈带走了2535亿美元大单以及中国金融加速开放的承诺。不仅如此,甚至在安全领域中国也在朝核等问题以付出巨大的代价坚决执行联合国协议。并不夸张地说,中美“蜜月”在两国领袖携夫人聚首紫禁城的那一刻迈上了巅峰。
然而,随着美《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防战略报告》的出台及其称中国为“战略对手”(rival)的明确指认,试图在朝核问题上边缘化中国的明显企图,尤其是触犯中国红线的《台湾旅行法》的签署,以及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3月23日发起的对华“贸易战”,形势急转直下,让中国从高层到民间沉浸在一种被利用而后出卖、被欺骗而又羞辱的失望氛围中。
特朗普一连串强硬的动作让中方认为,自己做了很多规避“修昔底德陷阱”的工作,可该陷阱的规避归根到底需要中美两国相向而行;如果只有中国一方一味忍让、妥协,则恐陷入“规避‘修昔底德陷阱’的陷阱”。而上述考量与舆情,既是此次朝鲜领导人“突然/意外”访华之“外交反击战”的深层背景,同时也是此次“深夜突袭”之“经贸反击战”的根本肇因。
“经贸反击战”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全面“贸易战”吗?
存在可能性,但并不大。
中国选择了迥异于苏联的道路——不是另起炉灶,搞经互会、华约,而是积极主动地融入(西方)世界,面对重重责难和阻挠锲而不舍地要求“复关”、“入世”。如今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走的开放-融入、改革-进步的道路是成功的,是有益于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十三亿人民的整体脱贫,不仅是人类人道主义事业的进步,也为全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与机遇。
正是基于上述考量,中国官方对特朗普的具体经贸政策加以批评、抵制,但对中美关系则一贯抱有极大之期望,同时坚定支持全球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
任何对中共宣传纪律、策略及政策形成过程有一定了解的观察者们都不会将此与财政部发文的行为割裂来看。而一旦联立,人们就不难解读出其中的深意: “你要战,便作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战”不是目标,只是手段——是迫使对方在付出一定代价后,经过成本收益风险核算重新制定策略,放弃进攻,重回谈判,最终实现握手言和的工具 。
上次中美海湖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有关“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的论断当属发自肺腑,一针见血地点出了中美关系的本质与正确处理两国分歧、矛盾的具体方法。
结论:“经贸反击战”本质上不是宣战书,而是一封措辞严厉、促美和谈的邀请函
综上所述,如果华盛顿能够准确理解北京的用意,学会“好好说话”、“见好就收”,那么中美还是好朋友、好伙伴,不打不相识,打打更健康。反之,如果误读误判,即要么误以为中国已经对美采取全面对抗之策、欲成为“第二个苏联”,从而陡增敌意,并全面启动对华遏制战略;要么误以为中国“底气不足”,不敢当真抵抗从而产生机会主义动机,都会在破坏中美关系的同时,殃及自身,最终祸害的还是中美两国人民。诚如是,则相信两年后的美国人民会用自己手中的选票做出正确的抉择;而特朗普对此也应心知肚明。
勿谓言之不预。
作者简介:王鹏,亚太智库研究员,察哈尔学会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讲师。
华府观察专栏作者均为国际问题专家及资深新闻从业人员,长期从事国际研究和报道,他们秉承亚太日报原创、独家、深度、开放、联动的理念,以独特的视角评述当今国际大事。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