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已产生诸多结构性矛盾,中国还有更多空间

观察者网

text

【编辑/观察者网 白紫文】

2020年11月11-12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举行。12日论坛中,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崔洪建在主题为“共同塑造21世纪:拜登时代的中美欧选择”圆桌研讨上发表演讲。针对拜登“上台”后美欧关系是否会回暖,崔洪建所长表示:过去4年,欧美之间已经产生了很多的矛盾,而且这些矛盾应该说不仅仅是政策上的分歧,有些已经深入到结构上的矛盾,包括价值观上的矛盾,而这两年欧洲进步最大的一点就是要发展其战略自主,中国还是可以有更多的空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崔洪建 全球化智库(CCG)供图

以下为崔洪建演讲全文,观察者网整理发布:

我主要谈三个观点:

第一, 在美国国内政治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我的第一个基本判断是 欧美关系会回暖,但并不等于跨大西洋关系会回归 。这几天欧洲国家领导人接连祝贺拜登当选,拜登现在也开始回报了,我看到回电是英国、爱尔兰、德国、法国这么一个顺序。现在这种回暖的迹象很明显,尽管美国国内还在打官司,但欧洲方面非常积极地要把拜登当选做成一个既成事实,这反映了欧洲在过去4年里,对他们来说经历了一场“特朗普式的噩梦”,但接下来特朗普走了,拜登来了,是不是一切能够和好如初?这里面要有一个大的问号。

在过去4年里面,特朗普的对外政策,尤其是对欧洲这一块,实际上是一个“去奥巴马化”的过程。未来4年,欧美关系能不能出现“去特朗普化”,这是第一个问题。“去特朗普化”是不是等于“再奥巴马化”,尽管拜登对欧洲来说是喜欢的,或者值得欢迎的“旧爱”,但是特朗普这个“新仇”能不能被“旧爱”覆盖,这是第二个问题。现在在政策层面上双方会有协调,但过去4年,尤其是现在美国国内的政治气氛,包括两党对政策上的共识会制造很大的障碍。

第二, 欧美关系的调整是不是等于欧美会一致对华?我觉得这里面也有一个大大的问号。首先欧美关系的调整主要方向对双方来说是先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在过去4年,欧美之间已经产生了很多的矛盾,而且这些矛盾应该说不仅仅是政策上的分歧,有些已经深入到结构上的矛盾,包括价值观上的矛盾,短短4年期间要解决他们双方的矛盾要投入很多、花很大的精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觉得欧洲也不会一开始就甘心被美国当作对付中国的工具。 这两年欧洲进步最大的一点就是要发展其战略自主,战略自主最大的含义就是欧洲不愿意盲从,作为美国推行其对外战略的工具。 所以我想这一点,我觉得我们还是可以有更多的空间。

第三, 接下来中美欧三方会进入非常复杂、非常频繁的三方联动的趋势。拜登上台以后,一些领域界限会变得模糊,在多边贸易方面、气候变化方面,中美欧有了更多的合作空间,也包括在恢复经济,包括在重新制定经贸规则方面,我觉得中美欧都比特朗普时期有更大的合作空间。所以在共同利益,在共同需求驱动的这些领域会有合作,但是在一些领域,比如政治、外交、人权、安全这些领域,我觉得矛盾会更突出。

所以接下来面临的是中美欧三方犬牙交错非常复杂的互动情形,换句话说,在共同领域三方都会很积极,但是在重大分歧的领域,三方都会变得更保护,或者说变得更具进攻性。接下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4年,中美欧的三角博弈会成为世界舞台的重头戏,甚至中心的剧情。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