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安倍施政演说期待日中友好 与一年前迥异

亚太日报

text

安倍不希望和中国展开全面对抗

外媒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月12日在日本众议院发表施政演说时进一步释放出希望改善与中国关系的愿望。

美国之音:2.12 在去年1月发表的施政演说中,安倍针对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等问题点名批评了中国。而在2月12日发表的演说中,安倍表示将从大局着眼,发展稳定的友好关系,不辜负国际社会的期待。安倍说:“日本和中国肩负着地区和平与繁荣的重大责任,两国有无法切割的关系。去年11月的两国峰会期间,我会晤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确认了日中战略和互惠关系基础,两国已经在改善关系方面迈出一大步。安倍还说,他希望跟中国发展稳定的友好关系,加深两国在不同领域的对话。安倍在演说中谈到今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称日本在深刻反省的同时,也努力建设自由民主,为世界和平与繁荣做出了贡献。

安倍拉拢周边国家“围堵中国不会停止

境外媒体称,“安倍政治学12月14日接受日本国民审判。安倍政府内政的“定时炸弹是修宪,而选后外交的两大焦点,一是“普天间问题会否再次动摇美日同盟;二是安倍会否改变对华政策,关键是中日经济关系的恢复进度如何。

据香港《信报》12月13日报道,日本广播协会11月8日公布的民调显示,安倍政府的政策中最受选民肯定的是外交与国防政策。因此,安倍选后会更有信心继续推动两年来的外交战略。首先就是巩固美日同盟。安倍两年来的“强军作为,包括解禁“集体自卫权、大幅度增强军备、强化对“西南诸岛包括钓鱼岛周边的“防卫,都得到美国首肯。安倍拉拢周边国家的“围堵中国外交战略也获得美国支持,不会因为最近与中国关系有所缓和而停止。

报道说,日本在众议院选举一个月前的11月10日,刚刚实现中断了两年半的中日首脑会晤,而此前11月7日双方发表了四项改善关系的共识。根据该共识,中日各级各领域的交流将全面恢复正常,中日关系将会逐渐透过实质交流而缓和。然而,当中仍有两点隐忧。

第一,“历史认识问题不易解决。年内安倍不会参拜靖国神社,但明、后年不确定,重点是中日经济关系能否顺利恢复(今年前三季度日本对华投资比去年同期减少43%),而明年是抗战结束70周年,中方将有许多纪念活动,不利维持中日关系改善的氛围。

第二,钓鱼岛问题没有解决。目前有关“海上联络机制的对话因中方不积极还没正式启动,将来谈判是否顺利、需时多长,结果对缓和东海局势的实质助益多大都值得关注。

日媒称安倍对华外交需向莫迪学习:不敌视中国

日本《东京新闻》12月2日刊登题为《日本应学习印度莫迪外交》一文。文章称,11月中日首脑在北京举行会见后,两国开始探索如何改善双边关系。如何与经济和军事都在壮大的中国打交道,是包括日本在内很多国家面临的课题。笔者一直在关注印度总理莫迪的行动。

文章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莫迪分别标榜“安倍经济学和“莫迪经济学,两人都是以经济政策作为卖点的保守政治家,而且关系也不错。

莫迪今年9月访问日本,将“日印战略全球伙伴关系升级为“特殊战略性全球伙伴关系。

然而,文章称,在对中国的立场上,两国存在很大不同。

莫迪访问日本后,中国国家主席很快访问了印度。这个时候,媒体曝出了“中国军队越过北部克什米尔地区"实际控制线""侵犯"印度的报道。

然而,莫迪在自己曾担任首席部长的古吉拉特邦招待了习近平夫妇,并在甘地故居的河边公园一同荡秋千,展示了信赖关系。

莫迪从习近平那里争取到中国今后5年内对印度投资超过2万亿日元(100日元约合5.19元人民币)的协议。

文章称,访问日本时,莫迪总理也争取到日本5年内在印度进行约3.5万亿日元投融资的承诺。可以说,莫迪在短期内取得了很大成果。

文章认为,假如中日首脑会谈前,钓鱼岛发生某种摩擦,首脑会谈很可能会被立刻中止。

文章称,中日关系与中印关系不同。印度正在强化核遏制力和导弹开发等军事实力,对中国也有一定自信。而中国也与印度存在共同利益,得对印度另眼相看。

最近,莫迪在接受美国CNN电视台采访时,就中国对周边国家的高压态势说,“中国正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很难想象中国是在寻求被孤立。应该相信,中国会接受国际法,朝着合作和前进的方向发挥作用。他没有发表过度的警惕论调。

公益财团法人日印协会理事长、前日本驻印度大使平林博表示,“莫迪开展的是伟人风范的外交。虽然在本国核心立场上不退让,但却也没有敌视中国,看问题有高度并且多元。

文章认为,日本在对华外交方面,需要从莫迪身上学不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