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全国仍有近2亿人无法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这是来自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数据,也成为腾讯推出《普通话小镇》游戏的初衷。
《普通话小镇》是一款针对普通话基础薄弱的成年人而开发的功能游戏,以普通话跟读+模拟经营养成+社交玩法为主,基于人工标注的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对用户的普通话发音进行评判,帮助用户练习普通话。
在绝大多数人的理解中,普通话似乎是个不需要刻意练习的通用技能,这也是《普通话小镇》项目组最初的认知。
《普通话小镇》项目组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他们在前期走访了三区三州(大多位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普通话需求人群,发现偏远地区用户对于普通话训练的需求远比想象中的大。近段时间爆火的藏族男孩丁真,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范围内普通话普及率上升至80.72%,但“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普通话普及率仅61.56%。在偏远贫困地带,不会普通话而带来的沟通障碍,让许多人面临生活和就业的双重困境。
恰逢脱贫攻坚战打响,语言扶贫成为一条新途径。学习普通话这件事,也再次被写进政策。教育部等机构印发的推普脱贫攻坚计划提到,支持各地研究开发或引进普通话学习辅助学具或软件,帮助提升学习效率。
于是,一个学习普通话的游戏项目很快被敲定下来。2019年,语文出版社与腾讯联合立项,基于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普通话1000句》来开发功能游戏,旨在激发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帮助其提高就业能力。
11月5日,腾讯游戏《普通话小镇》正式上线。为了更契合用户场景,游戏将背景设定在乡村,玩家通过摇掷骰子在小镇上闯关,每处目的地对应相应的练习题,这些题目包括跟读、听写普通话等,系统会根据玩家发音质量自动评分,过关则可累积金币,升级小镇建筑物,最终建成特色小镇。
为了增强游戏的趣味性,《普通话小镇》中还有每日任务、成语唐诗绕口令搜集、日常用语学习、章节考试等。此外,游戏中还加入了好友比拼、竞赛等玩法,强化社交属性,激发玩家训练普通话的兴趣。
搭建一款小镇建设游戏,对项目组来说并不是太难的事,唯一的难点在于如何用技术的形式来衡量玩家普通话的标准程度。项目组曾经想参考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标准来进行打分,但这项测试的最低等级(三级乙等),对接触普通话较少的贫困区县的玩家来说仍然算困难。
为此,项目组与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等机构专家拟定了一套全新标准,基于声调、平翘舌、前后鼻音、流畅度和准确度等五大维度来综合判定普通话口语水平。项目组负责人表示,这套标准更适用于服务广泛的普通话基础薄弱人群,目的是使用户达到能够正常沟通的标准。
从应用市场《普通话小镇》的评论区来看,游戏本身仍有完善空间。比如,AI判定的精准度还需提升,也有学生玩家认为目前针对普通话薄弱人群的训练内容太过简单,如果用来备战考试,仍需要更丰富的教学内容。不过项目组方面表示,已经在优化和丰富语料,争取为更多用户提供评测服务。
据了解,《普通话小镇》已经积累了一批贫困地区及进城务工人员用户。针对这些玩家,游戏设计了专项场景推广,方便其使用自己习惯的方式来学习普通话。
比如此前进行的美团专场竞赛,就选取了外卖配送场景中的常用语录供玩家进行练习。游戏以口令红包的形式激发外卖骑手等精准用户群体参与其中,触达一二线城市里的下沉目标受众,帮助普通话基础薄弱的进城务工群体快速适应职场语言环境。
针对贫困地区用户,《普通话小镇》还与甘孜州政府合作,建立了18个县的“一村一幼”教师群体的普通话学习线上微信群。教师通过《普通话小镇》提升普通话水平,并在微信群中交流沟通,腾讯产品人员则根据老师在群内反馈的问题及时优化游戏。
这是继腾讯游戏追梦计划在今年上线的第二款功能游戏。2019年3月,腾讯游戏发布追梦计划,面向“数字文化传承”、“国力科技教育”、“公益社会关爱”下设三项游戏探索计划,旨在发觉游戏在娱乐功能之外的价值。
目前,腾讯游戏追梦计划已推出汉字解谜游戏《子曰诗云》、视障生活体验游戏《见》、建筑文化游戏《故宫:口袋宫匠》等系列公益游戏,在多个不同维度探索游戏的社会价值。
这与腾讯的全新品牌体系不无关系。一年前,腾讯游戏更将品牌主张升级为“Spark More/去发现,无限可能”。腾讯COO任宇昕提到:“游戏对社会的功能和价值也在不断地进化和丰富,正逐步应用于教育、公益、文化、科技等领域,成为许多社会问题的全新解决方案。”
“腾讯游戏追梦计划也希望在娱乐之外传达一种人文关怀,在多元语言文化之间建立桥梁,让更多声音被听到”,追梦计划品牌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继续捕捉目标用户需求,服务好有需要的人群,不让公益游戏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