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快速的数字化将使中国经济继续攀升

亚太日报

text

过去40年来,中国从一个低工资供应国变成与美国、德国并驾齐驱的全球价值链三大链条之一。尽管公司债务及其能否逃离中等收入陷阱愈加引发担忧,但快速的数字化将使中国经济继续在价值链上攀升。

当意识到“人口红利”已到尽头、经济到了“刘易斯拐点”后,“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计划凸显北京决心将该国制造业推入互联网时代。

两个计划目标是把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社交媒体融入制造业流程,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数字化。

2015年以来,中国在电子商务领域异军突起,网购占到零售总额的18%,而美国仅为8%。

中国移动支付已达5.5万亿美元,约为美国的50倍。在中国很多城市,电子钱包正取代现金成为首选支付方式。

中国跨入数字时代的动力,是物理和数字科技与新营商模式的结合。

布鲁盖尔研究所的研究显示,中国研发支出(占GDP比例)已超过欧盟,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已堪比美国,获得理工博士学位的人则更多。

另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研究,中国的电商平台商业模式发展不同于西方,它们是在中国人消费力猛增和渴望创新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在政府鼓励企业试验基于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推动下,中国企业纷纷颠覆传统做法。这个过程如此之快,如今连政府都感到追赶的压力,不得不采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越来越多发生在数字化空间。中国厂商可在国内使用3D打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同时继续利用全球市场并从国外寻求理念和技能。

不过,新数字经济的诸多成功也伴随着同样的失败。今后,中国决策者将不得不面对各种“数字化难题”。

目前,中国许多公共事业,如民航、铁路、港口和电信,都是国有企业管理的单一产品实体。新兴科技巨头则是多产品、全渠道平台,贯穿众多领域,包括生产、分销、支付以及越来越多的财富管理。

国企的商业模式需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进行有效转变。另一难题是,数字化对消费者是好事,对就业和社会稳定却未必。

在“数字化中国”,有赢家必然也有输家。下岗人员面对新现实调整越快,体制就会越健康。

中国向处于全球价值链中心的知识型经济的转变,最终将产生“改革红利”。 转变固然激动人心,但也危机四伏——此前从未有过一个如此大的经济体经历如此快速的深远变化。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