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27日電(記者劉兵、宿傳義)在此間舉行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研討會上,與會中外學者建議,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北、中、南三條大通道的交匯地,應加速推進集公路、鐵路、航空、管道等為一體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提升“東聯西出”樞紐能力。
俄羅斯聯邦外交學院副院長亞歷山大·盧金說,當前中亞和俄羅斯的交通條件與中國有較大差距,新疆在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時,不妨率先推動與中亞和俄羅斯在公路、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合作,實現公路、鐵路網的密集化,增強相互交通運輸的能力。
塔吉克斯坦記者協會主席阿克巴拉裏·薩托羅夫認為,中亞國家擁有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和對世界商品的渴望,但沒有出海口。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大框架下,中亞國家與新疆加強公路、鐵路、航空、管道等全方位交通網線建設和對接,可將中亞國家原本不利的內陸地緣因素變成連接東西兩大經濟體的區域優勢。
“絲綢之路經濟帶關鍵在於互聯互通,新疆要打造成為連接中國內地和絲路沿途國家的運輸大通道,還要實現交通便利化。”商務部貿易研究院研究員劉華芹說,近年來我國在這方面已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如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採取商業化運作模式,沿途所有口岸實行統一免檢,既省時間又降低了運輸成本。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改委主任張春林表示,今後新疆將從合作的需求和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地緣區位優勢,加快構建聯通內地與中亞、西亞、南亞以及歐洲的鐵路、公路、航空、信息、管道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在進一步提升中通道功能的同時,加快南北兩條關鍵通道建設,全面體現新疆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國際大通道和交通樞紐作用。
新疆地處亞歐大陸中心,同8個國家毗鄰,擁有15個國家一類陸路開放口岸和2個航空口岸,絲綢之路北、中、南三條通道全境通過,已初步建成鐵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綜合運輸網絡,是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東聯內地、西通亞歐最便捷的區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