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晨静
“与中国比,日本对外援助支出相形见绌”,9月2日,日本《日经亚洲评论》网站发表了如题文章,称日本在对外关系上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需要重新调整对外援助政策,来应对中国在亚洲、非洲迅速扩大的影响力。
《日经亚洲评论》报道截图
文章称,日本外务省已经决定,在2018财年度的政府援助预算支出中提高10%。2017年财年度(截至2018年3月),日本的政府开发援助预算为4343亿日元(约合39.4亿美元)。
未来大多数预算增额将用于为首相安倍晋三所提出的“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相关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日本开发援助政策的优先地区与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优先地区几乎完全一致。
近些年来,日本在发展对外援助方面也表现的很积极。如日本为东南亚国家提供巡逻艇、给非洲沿海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资金,还有一直为偏远岛屿的雷达建设提供资金,并给亚洲港口设施和其他项目提供援助。
这些支出大多是为了与中国在同一区域扩大的影响力进行抗衡。与此同时,这些举措还有力的支持了中国所提出“一带一路”的伟大愿景。
从2010年—2013年,中国在对外援助上耗费了144亿美元。与此相比,日本的付出相形见绌。日本外务省一位高级官员表示,“我们不能再拒绝与中国的合作,中国拥有巨大的金融和技术力量”。
但对于中国的对外援助,文章质疑是“别有用心”,称中国凭借“珍珠链战略”,以包围印度的形式推进了航线开发,并接连在斯里兰卡和吉布提建设港口,正在扩充海上基地。据了解,所谓的“珍珠链战略”是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制造的一种威胁论调。中国的资助行为是属于纯商业的运作,不参与主权的管理。
此外文章还称,日本对此持怀疑态度。因为中国对外援助的这些项目从表面上看,没有经济利益且缺乏透明度,但实质上是有回报的。中国向无力偿还贷款的国家提供巨额贷款,当合作国家违约时,中国就“赢了”。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据观察者网了解,中国政府对外优惠贷款是一种低息贷款,有时政府还会对外提供无息贷款,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筹资和政府援外资金。这些借款,有的以贸易合同作为担保被借出,也有的以政府拨款和等价石油等不同方式被还回,当然还有一部分贷款被中国政府减免。
如在非洲,中国除了用贷款换石油,还用贷款换农产品(棕榈油、可可粉、烟草)和其他自然资源(铂、铜、钻石)。在2003-2011年,中国对非洲的528亿贷款中,有56%是这种形式。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一般是用市场现货价格来购买这些国家的大宗商品,不是要求直接用资源来偿债。此外,中国还为非洲培训人才,加强对非洲技术转让和经验共享,为非洲发展提供应有的、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帮助。
2014年5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伦敦同日本制造的高铁列车合影
2017年5月,中国标准、肯尼亚“世纪工程”蒙内铁路正式竣工通车
文章还指出,除了与中国竞争的外部压力外,日本新任外相河野太郎也是政府开发援助战略中的另一个不确定因素。河野曾强烈批评外务省的援助政策,并呼吁要将政府开发援助预算减半。
日本外相河野太郎
日本和中国是双边开发援助的两个主要来源。所谓“双边开发援助”,即两个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发展援助协议或经济技术合作协定。
为此,文章最后写到,“中国正在积极增加在重要战略领域的影响力的同时,日本正面临提高对外援助的效率和效益的国内压力。显然,日本需要重新制定政府开发援助战略,以确保能够利用有限的财政资源,来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