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姬婧瑛】今年是深港深度合作的关键一年,深港通开通在即,广东自贸区即将挂牌,前海/蛇口现代服务区与自贸区优势叠加,将极大推进深港融合。
日前,《亚太日报》就前海/蛇口自贸区开通、人民币跨境贷、深港融合等问题独家采访了恒生银行执行董事兼财资业务及投资服务主管冯孝忠。采访中,冯孝忠表示去年沪港通开通,今年深港通开通,这个发展速度已然快于他的预期。对即将挂牌的前海/蛇口自贸区,他最希望有更多的机构企业可以境内境外自由调拨资金,资金调拨额度可以加大。
在谈到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时,冯先生提到沪港通、深港通的资金流动性很重要,直接关系着A股市场是否能够进入MSCI全球主要股票市场指数以及能否获得SDR(特别提款权),而这两件事情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节点,是今年的重要任务,也是深港通、沪港通的一个使命。
在谈到深港关系时,冯孝忠认为,深港合作大于竞争,深港是互补、双赢的关系,深圳要从国内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发展成为国际性的金融中心,需要香港的带动。
作为最早入住前海的国际金融机构的执董,冯孝忠较为理解国家金融开放战略,对深港前景亦还算乐观。他说,会跟随、支持国家开放步伐,继续投资前海。
以下为冯孝忠先生采访实录:
前海/蛇口自贸区 希望跨境业务更多
《亚太日报》: 前海/蛇口自贸区已获批,与前海优势叠加,对深港合作有什么影响,您有什么期待?
冯孝忠: 我们希望蛇口自贸区政策能与上海自贸区看齐,像负面清单,希望在蛇口、前海有海外业务的公司,在跨境资金调配额度更大,希望更多的公司可以境内境外自由调拨资金。
《亚太日报》: 恒生在前海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如何?
冯孝忠: 初步是满意的,自贸区批复后希望能够深化业务,希望出现更多的资金境内境外自由调拨业务,据我所知,目前前海境内境外可自由调拨资金的公司有30—50家,这些企业在海外有业务和分支机构。前海在这一方面还是有局限,未来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企业可以自由调拨资金。相比之下,上海自贸区不仅有很多大规模跨国大企业,企业跨境调拨资金额度大更多,所以希望前海这个方面可以增长得快。如果可以像上海自贸区那样的额度,那么恒生香港和恒生中国的跨境支付业务也会大很多。
人民币国际化,香港的作用无可取代
《亚太日报》: 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香港目前的作用和地位?
冯孝忠: 人民币国际化09年开始,产生了海外离岸市场,到现在六年了,但香港还是最大的人民币存款中心,资本市场的点心债和沪港通都是在香港,贸易融资都是以香港为主。人民币国际化从贸易的结算货币提升到国际化第二阶段——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都需依托香港,今年香港最重要看A股市场,是不是一个具有流动性的市场,能不能够进入MSCI全球主要股票市场指数。那么沪港通和很快出现的深港通就担负了这个角色和任务,作为MSCI判断A股市场是否具备足够流动性的主要参考指标;另一方面,明年年初国际会衡量离岸人民币能不能获得SDR (Special Drawing Rights)。这是今明年最重要的两件事情,香港都扮演重要角色,香港离岸市场的流动性,与上海的互通与深圳的互通都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说,沪港通、深港通是A股市场进入MSCI指数的重要考虑因素。中国作为全球GDP第二大国,我们A股市场也应该进入全球主要股票指数,但是因为A股不是全流通,不是对全球投资者开放的,所以沪港通、深港通都是负担这个任务的,股票、外汇流动性都依赖于此。香港和内地是双赢的,也是为国家开放做贡献。这是香港和上海、深圳一块为国家金融改革应做的贡献。
《亚太日报》: 新加坡、伦敦、台湾现在也是重要的人民币离岸中心,相比香港的比较优势在哪里?
冯孝忠: 我觉得香港是中心的中心。首先,香港资本市场大很多,点心债香港占比90%,沪港通也目前是独一的,A股流动性也主要由香港提供。伦敦外汇交易量也接近于香港,但是伦敦与香港是一个互动的情况,伦敦只是引进我们的交易时段,香港收市之后伦敦提供市场时间延续。即我们是亚洲时区,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在欧美时区、欧洲时区有流动性和交易量,伦敦就是在香港收市后在另外的时区继续产生交易量。所以伦敦市场和香港市场更多的是交易时区的互补,功能上没有什么竞争的。
无论伦敦、新加坡,对我们香港厂商、香港人和部分持有人民币的台湾厂商来说,人民币是我们的半本币,不会因为人民币的升贬等一些不稳定表现而放弃人民币。香港对人民币的忠心,也是其它离岸中心不能比的。
而且香港是人民币最大的支付市场,也是最有效率的支付系统,现在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饼越来越大,但是香港还是很稳定的。目前几个离岸市场之间不存在恶性竞争,是互补性的,互补多于竞争。香港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其他中心对香港没有什么威胁。
《亚太日报》: 跨境人民币交易量逐渐增大以后,香港人民币存贷利率有了小幅上涨,人民币存贷利率小幅上涨,本随着近期人民币小幅贬值,港深之间存贷利率差收窄,对人民币跨境贷有没有受到影响?
冯孝忠: 影响不大,虽然越来越多的海外市场变成人民币清算中心,但是它们的人民币资金池很小的,远远小于香港的人民币资金池,它们很多的人民币资金是从香港借出去的。香港目前仍是人民币最大的借出方,其他的清算中心都是借入方。
不可忽视的是,这些海外市场让香港的人民币存款有了更多的出路和选择,不像以前只能回流到内地,现在可以流到其他的清算中心,所以香港人民币出路问题因这些离岸中心得到了解决。而且越来越多的海外市场愿意将人民币作为清算货币,香港的人民币出路更多了。
深港融合互补双赢 是自然且必然的过程
《亚太日报》: 深港通开通后可能会像沪港通一样对交易量和加以价格做出诸多限制,在限制与开放之间,人民币国际化会受影响吗,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冯孝忠: 我觉得沪港通的一些限制挺好的,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慢慢的放开很理智,由于国家还没到全开放的状态,风险管理是折中的方法。适度限制的开放,沪港通、深港通既可以给外国投资者投资国内的机会,又留给国家风险把控的主动权。目前海外的机构可以投资内地,内地可以投资海外,而且风险可控性也有一定的把握,这是一个逐步放开的过程,沪港通、深港通是非常好的办法。对全面放开资本账户的风险,我们还没有完全把握。
《亚太日报》: 恒生作为最早入驻前海的国际金融机构,在前海的发展还有什么迫切需求?恒生还有哪些新的业务规划?
冯孝忠: 我们希望更多的公司可以境内境外自由调拨,资金量更大,同时希望支付业务有更大的扩充。新的业务规划,要等广东自贸区正式挂牌后,根据具体政策来规划落实。
《亚太日报》: 与上海自贸区,与横琴、南沙等相比较,前海/蛇口自贸区对你们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
冯孝忠: 负面清单、流动资金、资金境内境外互拨都很有吸引力。
深圳很近香港,前海、蛇口有很多的港商和香港的机构,香港的企业投资深圳、东莞的比较多。以恒生来说,我们在广东的客户比较多,在前海可以放很多同事过去,有很多同事工作在前海生活在香港,恒生香港的工作模式很容易在前海做到,恒生的企业文化也很快带过去,地缘近也利于管理;但恒生在上海,选择本地化,用本地的人才,因为太远不能派很多同事过去,本地培养人才,就不太容易完全了解恒生的文化。
《亚太日报》: 您对前海金融创新有什么进一步的期待与建议吗?在政策落地的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吗?
冯孝忠: 我们觉得深圳市政府、前海管理局对有意向投资前海、到前海发展的机构,态度和服务都是非常好的,互动性高、反应很快,一直在尽量满足我们的需求,对此恒生也很满意。当然我们也希望政策落地更快一些,还有很多业务想做。当然中央政府逐步开放的战略,我们也非常理解,对未来的发展很乐观,会继续对前海投资。
《亚太日报》: 去年12月4日深港合作方案发布,对港企参与深港融合作的推进作用?
冯孝忠: 现在香港的企业机构到前海也很主动了,各行各业包括金融、教育等很多的香港企业都在深圳有分支机构;机构层面的交流合作扩大很多,但“人的融合层面还不够。因为目前前海还是半虚拟的状态,相应的实体建设还没有完成,相信随着广东自贸区、一路一带的发展,随着前海硬件设施的完成,等前海有30万人其中有三分之一是香港人的时候,大家共同工作,我就期待“人的融合。机构型的融合和人的融合不同的,人与人还是需要有一定的数量的,很期待自然发生的融合。
《亚太日报》: 深港融合中你最关心的是什么?最担忧的是什么?
冯孝忠: 我没有社会学专家那么了解啊,但是我认为深圳是个人口流动城市,像以前的香港,这样的相似性使得深港融合比较容易。而且深圳市政府招用的都是有一定学历有一定经验的人才,港深两边的人才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是工作中会是专业人士的融合、专业对专业的融合,大家会有共同语言,相信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亚太日报》: 在亚太视野下,如果深港没有融合发展,他们分别会处在什么位置?
冯孝忠: 根据我个人的研究,不融合的可能性不高。因为深圳虽不像上海,但会建设成一个内地区域性的金融中心。深圳未来的发展可能会从一个本地金融中心,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的金融中心,必然与香港是联动互通的。现在深圳还很小,国际性的大型机构还不多,如果不与香港互补,那么走向金融中心的路会很远,深圳与香港割裂、各走各路是不自然的。我觉得深港互补发展、双赢的局面是很自然的。
《亚太日报》: 在税收、港资国民待遇方面,您对前海推进的力度和速度是否满意?
冯孝忠: 现在是第一阶段,不容易!作为商业运作来说,当然希望越快越好,但我们了解国家发展步伐是有衡量和考虑的,整体比外界看得远看的大,恒生非常理解,也愿意跟随政府开放的步伐慢慢来。而且,深港通也比我们想的快,今年落实,已经不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