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要闻丨Chanel 回旋镖冒犯了澳洲土著文化,不过它还是在销售

亚太日报

text

又有品牌因为产品差劲在社交媒体上被攻击了。

最近上榜的品牌是 Chanel,最新的问题产品是一款亮黑色、木材树脂结合的回旋镖,上面有醒目的双 C 标识,定价 1325 美元。在土著文化与回旋镖的故乡澳大利亚,这款产品卖得并不好。

相反,这家法国品牌被指责文化挪用,利用弱势群体文化盈利。

Twitter 已经成了人们监督品牌行为的首选平台,(例如,Zara 使用类似极右派象征 Pepe 的青蛙标志;Nordstrom 的泥巴牛仔裤;Marc Jacobs 的秀场脏辫)现在上面充斥着 140 词的谴责之声。

如今文化挪用的成本一定越来越高了。

天哪,多恶心的抄袭!几年前原住民老人送给我爸一支真正的迪吉里杜管和回旋镖。比香奈儿那赝品好多了。

我的香奈儿碗在哪儿?

现在连香奈儿都想抄袭你的文化。

诸如此类的内容多得是。

化妆师 Jeffree Star 在 Instagram 上发了她最近采购的照片,配文是“用我新买的#Chanel 回旋镖玩得好开心啊。”到周二早上,这条信息被点赞 15 万次,后面跟着大批这种留言:“但愿你了解澳洲土著都经历过什么……”

Chanel 通过发言人发表了类似道歉的声明,部分内容是:“Chanel 极度尊重各种文化,对某些群体感到冒犯一事深感遗憾。产品灵感来自国外的休闲运动,我们无意贬低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Torres Strait Islander),回旋镖的意义就是一件文化物品。”

虽然这么说,回旋镖依然在销售。

实际上,从 2005 年起 Chanel 就开始零星地销售回旋镖,作为运动配件产品线的一部分。这类产品还包括拳击手套、滑雪板、自行车、网球、网球拍、冲浪板……你懂的。所有产品贴上牌子,都价格高昂。

自从有了这些产品,人们白眼就翻个不停——毕竟,任何靠谱的运动员都不会用 Chanel 运动器材;这显得对运动缺乏严肃性——不过,这也没妨碍品牌的销售,所以产品必定有其合理性。现在显然不奏效了。

只要想想 2013 年,同类法国奢侈品牌 Hermès 推出了一款 580 美元的回旋镖,采用“爪哇岛坚硬的紫檀木制作”,似乎就没什么可谴责的。

还有,正如 Alexander Fury 在《T》杂志上谈到 Marc Jacobs 风格时说,时尚圈各种形式的文化挪用已经有几十年了。Yves Saint Laurent 1967 的非洲系列,记得吗?Paul Poiret 和 Alexander McQueen 采纳的“东方主义”(Orientalism);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服装中心展出的“镜花水月看中国”(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John Galliano 1998 年的 Dior 系列,标题里就有“宝嘉康蒂公主的故事”(Story of Princess Pocahontas),对吧?

那现在有什么不同呢?大概是,总体上人们的文化敏感增强了,而且数字社会活动家如今有了更多话语权。

在澳大利亚全国原住民电视台(NITV,Australia’s National Indigenous Television)一则评论里,自称“骄傲的 Gomeroi 部落女性”的记者 Madeline Hayman-Reber 写道:“我们的艺术家用大把时间、通过各种媒介讲述了 5 万多年来的故事,通过绘画、歌曲、舞蹈的创作,通过武器和乐器的制造。他们讲述本民族的故事和个人经历,不仅是为了自我表达,还为了与世界分享我们的文化。

相反的是,Chanel 回旋镖没有故事可讲,也没有任何深刻内涵。

虽然借用灵感(文化挪用的同义词)曾被看做对创造价值的认可,现在则被视为剽窃。

说到 Chanel 回旋镖这样的产品,就更是如此了。这款产品上没有任何附加价值——Chanel 除了把 logo 随意放在中间,没有以任何明显方式将它“Chanel 化”。普通的回旋镖在亚马逊上只卖 14.95 美元。

那品牌要怎么办呢?再也不从异文化中寻找灵感吗?藏起来等朗普总统发 Twitter,让另一个话题来分散网络世界的注意吗?

或许答案很简单,就是把事情做大。想象一下,如果 Chanel 招募原住民工匠来制造产品;如果他们把销售额的几个百分点用于原住民事业,然后花时间经营;如果他们不单从其他民族历史与象征意义中盈利,并且推动其发展呢?人们还会如此愤怒吗?

或许也会。但至少 Chanel 会有些坚定的捍卫者。

近期这类小规模的众怒已经够多了,品牌应当会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重蹈覆辙。那就开始吧。

(来源:好奇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