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 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为疫情阴霾笼罩下全球经济注入强心剂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 重北

12月30日晚,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谈判,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从达成共识到大势落定历时八年多,从首轮谈判到协定横空出世历时近七年,期间共进行了35轮谈判。

该协定使欧洲企业将更容易进入中国市场,并为其在中国创造了新的投资机会,使其在中国有了更平等的竞争环境。欧洲企业将获准在中国经营电动汽车、电信云服务以及与空中和海上运输相关的某些活动。在该协定下,中国市场对汽车行业、金融服务、私人医院、广告、房地产和污水处理等环境服务的合资要求也将降低。

此外,中国将通过法律禁止强迫外国公司转让技术,并承诺在政府补贴方面更加透明,使他们在与中国固有企业竞争时获得更平等的地位。

路透社的报道称,包括戴姆勒、宝马、标致、安联和西门子等欧洲公司都会从中受益,因为这些企业在中国拥有大量业务,他们利润中的大部分也来自中国市场。德国工业联合会(Federation of German Industries)总干事约阿希姆·朗(Joachim Lang)对此评价说,该协议是“重要的一步”。

ae605fa7effa4812945af6b35c54139b.jpeg

参与谈判的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欧盟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正在不断加强,他提出在未来几个月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一起访问中国,讨论其他领域的合作。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该协议是欧盟与中国关系的重要里程碑。

路透社评论称,这项协定使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国持平,因为美国与中国达成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另外,该协定无疑将成为未来跨大西洋谈判的关键问题。

美联社评论表示,该协定可能导致欧盟与美国当选总统拜登政府的紧张关系,就在几周前,欧盟还提议进行跨大西洋对话,以应对“中国日益增强的国际自信带来的战略挑战”。不过对此,欧盟说,该协定给予欧盟与美国同等水平的中国市场准入,并坚称该协议将让中国承诺遵守高标准,从而使其他贸易伙伴受益。

亚太智库高级评论员胡麒牧说,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前五大贸易伙伴中除了美国,均与中国有国家层面的经贸合作协议了。这无疑为疫情打击下全球经济打了一针强心剂,未来中欧不但会有更多实际的经贸合作项目的落地,达成协议本身也为全球经济复苏带来良好预期,在近年来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抬头的背景下,中欧投资协定的签署无疑为全球化进程带来曙光。

亚太智库高级评论员董一凡认为,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完成,彰显了双方想要加强合作的共同意愿,其对于社会治理以及可持续规则等都有重大的全球性意义。

根据欧盟的数据,中国现在是欧盟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欧日均贸易额超过10亿欧元。

(来源:亚太日报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