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首設中國研究室意圖何在?

新華國際

text

【亞太日報訊】素有日本“蘭德公司”之稱的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近期設立中國研究室,成為該研究所首次針對特定國家成立的專門研究室。

作為日本自衛隊最高軍事科學研究機構,防衛研究所與軍方和政府皆關係密切,其研究成果對日本政府制定軍事、外交等決策有重要影響。新成立的中國研究室如何構成、怎樣運作?又將如何影響中日關係?

人員組成遭誇大

按照防衛研究所網站介紹,該研究所目前共有研究人員89人,管理職員47人,設有企劃部,政策研究部、理論研究部等6個部門,新增設的中國研究室隸屬地域研究部,與亞洲—非洲研究室、美歐俄研究室並列。

近期一篇傳播甚廣的中文報導稱,新設中國研究室編制為506人,聽起來實在唬人。記者核實相關日文報導,發現實際應是5-6人,這也與原地域研究部中負責中國問題研究的人數較為相符。

室長人選為松浦吉秀,是原來地域研究部東北亞研究室室長。不過,值得玩味的是,松浦吉秀畢業于東京外國語大學印尼、馬來西亞語專業,長期從事東南亞地域研究。

新華社駐東京記者藍建中分析,這一人事安排或與日本政府近幾年注重拉攏東南亞對抗中國有關聯。可以想見,未來該研究室也一定會利用中國與東南亞的一些爭端大作文章。

研究態度待推敲

未來中國研究室將如何工作?從以前的研究成果可窺見一些端倪。

依靠對華研究陣容,防衛研究所自2011年起,每年推出一份綜合性的《中國安全戰略報告》。但這一報告和成果的觀點明顯受到政治和外交環境影響,鼓噪“中國威脅論”成為歷年涉華研究“成果”的主基調。

讓人有些費解的是,作為一個“體制內”的“正經”研究機構,防衛研究所卻大量引用來自媒體的報導作為訊息源,有失公正和嚴肅性。

以2016年度《報告》為例,這份副標題為“擴大的人民解放軍的活動範圍與其策略”的4萬字報告,大量引用了來自中國“新浪軍事”、“環球網”等公開網站、雜誌資訊作為中國軍隊擴大海洋活動範圍的依據,就差標注網友留言也是訊息源了。

據藍建中介紹,日本防衛系統的中國專家基本都是敵視中國的,日本最早的所謂“中國威脅論”就是防衛大學的村井友秀于1990年提出的。

基於這些背景,可以想見未來中國研究室所秉持的立場和作出的判斷必然與右傾化的日本政府看齊,並為其制定各種進攻性的軍事、外交政策尋求合理化依據。

智庫色彩已弱化

早在2015年8月,就在安倍政府欲解禁集體自衛權之時,日防衛省即開始醞釀新設“中國研究室”。一方面可以借炒作“中國威脅”抬高國內民族主義情緒,為日本政府急於擺脫戰後體制束縛的野心造勢,另一方面也能轉移民眾因國內經濟不景氣產生的怨氣。

只是,為政府充當傳聲筒的色彩越濃,作為獨立、中立的智庫機構,為國家決策提供有價值參考的功能就越弱。這種情況不僅在日本的研究機構,如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國際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中廣泛存在,媒體裡也比比皆是。

原因不外乎,與政府走得越近,便能夠拿到越多的資金和資源支持。而如果公然發出與政府相左的聲音,則有可能面臨被整治的下場。今年年初,日本電視臺多檔時事節目主持人或評論嘉賓被調離或遭雪藏。4月,朝日電視臺一檔以批評安倍政府著稱的時事節目主持人突然“下崗”。這反映出,安倍政府使出種種威逼利誘的手段,使得很多專家、學者以及媒體人不敢在安保法、核電政策等敏感問題上與政府唱反調。

擔任日本NHK電視臺《聚焦現代》節目長達23年的女主播國穀裕子今年2月被取代。國谷曾在節目中當面質問官房長官菅義偉,公開批評安倍政權的安保法制改革。

設立中國研究室,加強對中國的研究與認知本是好事,然而如果從一開始就戴上了意識形態的眼鏡,這一機構將扮演怎樣的角色,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