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作畫,低調為人——專訪水墨人物畫家劉振夏

亞太日報

text

劉振夏在翰墨軒接受亞太日報專訪

【亞太日報訊】(學生記者方曉)隱藏在香港銅鑼灣繁華之中的低調藝術世界翰墨軒,陳列著古今中外名家翰墨及新秀佳作。在那里,我见到了水墨人物畫家劉振夏。對大多數人來說,劉振夏是一位比較陌生的藝術家,但在中國美術界他卻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劉振夏成名作《漁婆》

1981年,劉振夏就以《漁婆》等作品蜚聲畫壇,汪道涵邀請他為舊金山市長作肖像畫。聲名鵲起時他卻悄然隱退,作品不展、不賣、不送也不發表,數十年如一日潛心研究作畫。

劉振夏後期代表作《自畫像》

2016年4月2日,他的個人畫展“墨韻傳神——劉振夏人物畫展”將於香港大會堂舉辦。這六年之中他舉辦過五次個展,这是首次来香港展览。刘振夏說这次画展的主题是“墨韻”,即中國的水墨畫。他希望能讓世人看到他的画其與眾不同的地方,讓山水人物畫能在藝海中佔有一席之地,並希望藝術在未來得到普及,真正實現雅俗共賞。

劉振夏在年幼時便随外祖父移居蘇州,儿时他因出身問題常惹來麻煩,不便用文字表達想法,因此改用畫筆來宣洩感情,一畫就是幾十年。江南畫派的耳濡目染讓他的作品充滿了創造性的寫意技巧;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又讓他有了深厚的西洋畫功底;俄羅斯人物畫對於人物線條的勾勒也對他的創作手法產生過影響,在這不斷融合創作的過程中,他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不仅在画艺上博采众长,劉振夏还奔走於世界各地采風。婉約恬淡的江南水鄉、豪邁奔放的陝北高原都給了他無窮的靈感。他认为,“寫生是磨煉畫家表現力最好的方式,不論在哪裡寫生,能夠將自我的獨特體會表現出來,畫作就必定是動人的。”對他來說,畫作不是“示意圖”,應當講求神韻,傳達出活靈活現的生動感。因此,他堅持用繪畫來表現人的語言,將他感受到的“詩情”與“人情”通過繪畫表達出來。

劉振夏陝北采風作品《農民》

人物畫的獨特性讓劉振夏名聲大噪,也為他贏來“山水人物畫大師”的稱號。對於這個稱謂,劉振夏感到很惶恐。他覺得“大師”這個詞不能用現代人身上,而應是後世對一個人的評價。習慣了自我邊緣化的他認為現在而社會上層出不窮“大師現象”也多少有些可悲。

在劉振夏眼裡,藝術之間是彼此影響的,只是在影響的過程中,自身獨有的面貌應當有所保存,“就像我喜歡喝牛奶,可我並不會變成藍眼睛、白皮膚,我仍是是黃皮膚、黑眼睛,只是我的身體會更加強壯。”所以在他的畫作中,西洋畫中的明暗對比被有意識地避免,中國畫對墨的運用則發揮到極致。“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是劉振夏畢生堅守的創作原則。

然而,談及六年前復出第一次辦畫展的時候,劉振夏慢慢紅了眼眶,聲音也一度哽咽。“抱著‘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觀點,我閉門作画三十年。当我重新打开门时我发现不再有人關心我的畫,甚至不再有人知道我是個畫家。我跟不上這個時代了。”

劉振夏古風系列作品《降龍羅漢》(此次未展出)

良久,他深吸了一口氣,重新恢復到微笑的神情。他主動談到上海美術館館長方增先曾為自己作文,評價自己“寂寞修正果”。劉振夏說,藝術在某一程度上,本身就是寂寞的,甚至在某一階段,“苦”始終蘊含其間,“每逢自己感到苦悶的時候,已經完成的畫作便是最好的安慰。能夠自得其樂,自然能夠忍受孤獨。”

今年75歲的劉振夏,愛笑,愛說故事,更一如既往地熱愛著畫畫,歲月在他身上並沒有留下太多衰老的痕跡。他在溫和的笑意裡,脫口而出這樣一段話,或許這段話很好地概括他追尋美的大半生:

   繪畫在我的生命中時追求不息的。

   只要我還活著,只要我還可以握住畫筆,我就會一直畫下去。

   直到上帝將我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