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扎堆一米线难落实 排长队囤口罩是很危险的

北京晚报

text

**顾客扎堆,一米线难落实,买口罩一定要保证安全

排长队囤口罩是很危险的**

3月8日,京客隆团结湖店门前大量市民排队买口罩。今天上午,记者再次探访时,排队现象已经消失。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口罩企业产能利用率已达到110%,随着一批批口罩出厂,口罩市场供应紧张的情况有了明显好转。前期一度无货的各型号口罩,如今陆续出现在商超及药店的柜台中。不过,近期有多位市民向12345服务热线反映,部分超市在售卖口罩时存在顾客聚集、一米线落实不到位的情况,疏导管理工作还有待完善。那么,线下买口罩如何做到销售、安全两不误?

曾有上百人排队

** 队伍拐了几道弯**

这段时间,京客隆超市卖口罩的消息引发关注。市民张先生说,邻居们口口相传,大家听闻这个消息后都非常高兴,毕竟比起疫情初期的一“罩”难求,现在到超市就能比较方便地买到防护用品,商家的做法值得点赞。不过,3月6日,张先生到京客隆团结湖店准备买口罩时发现,排队的足有上百人,彼此之间的距离站得非常近,队伍拐了几道弯儿。“虽然疫情形势已经向好,但是北京的防控工作不能懈怠,这么多人同时排队确实不大妥当。”为此,张先生向12345服务热线反映了这一情况。

3月8日早7点多,记者第一次探访京客隆团结湖店时看到,尽管距离商场正式开门还有40多分钟,但大门前已有十余位市民在排队等候了。超市的一面外墙上,“口罩无货请勿排队”的提示语十分醒目。“今天这里有口罩卖吗?”“你排排看就知道了。”对于记者的疑问,队伍中的一位老人回答说,“通知上说一次性口罩从7日暂时无货,万一今天又来货了呢?”

对于当天有无口罩销售这一问题,不少排队的市民也是一头雾水。一些人看到通知后转身离去,但仍有不少人选择等候。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候的人越来越多。由于后半段队伍已经排出了超市负责的范围,脚下已经没有了“一米线”标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在不断缩短。一些停放着机动车的地方,被“挤”下便道的市民几乎是人挨人“贴”在了一起。

早上8点,安保及商场工作人员来到店外,挂在门口的小喇叭也开始传出“疫情期间请保持距离”的提示语。“今天只有14.9元一个的N95口罩,一次性口罩暂时缺货。”听到工作人员的口头通知,队伍里一些市民离开了不少,不过,因为传播范围有限,排在后面的人似乎没有听到这信息。

市民吴女士说,此前她曾连续两天来此排队,但都没能买到口罩。“之前排队的人比今天还多。我感觉一是队伍太长,人员密集,二是缺乏引导。前几天都是卖到一半,发现人多货少才陆续发号。有的人排了一个多小时,眼瞅着快排到了,结果没有买到。”

为囤货也来扎堆 这种做法不可取

3月9日,记者来到京客隆甜水园店。此前有市民反映这里也存在人员聚集的情况。不过,当天排队的市民并不多,间距也保持得较为合适。

“一次性口罩没有了,N95口罩14.9元一个,每人限购两个,凭号购买。”记者注意到,距离开门还有一段时间,除了维持秩序的安保人员外,一位手持票号的超市工作人员也早早来到店外,告知市民当日的口罩销售情况。

只不过,这边工作人员拿着一摞票号招呼不停,但接过号、有购买意愿的顾客并不多。这究竟是为何?在被问及原因时,一位顾客表示,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比较便宜,他就是奔着这个来的。由于家里还有一些囤货,所以,14.9元一个的N95口罩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内。

现场有这样打算的人不在少数。对于这样的市民,队伍中出现了不同声音:“口罩产能都提上来了,家里又不是没有,没必要也在这儿扎堆,人为造成聚集。”也有市民建议:“最好每次开售前就提前发号,对没拿到号的人要及时疏导。无论能否买到口罩,在当前情况下,人员聚集都是不可取的。”

据了解,针对目前部分京客隆超市线下售卖口罩人员聚集问题,多个街道的城管执法部门都及时介入。除了要求企业严格落实“一米线”、增派专人引导并进行及时消毒外,执法人员还建议超市通过号码发放、错时领取等手段减少人员聚集。

今天上午,京客隆相关负责人回应表示,目前,超市方面仍在多方筹措确保口罩货源。通过接诉即办,现在各门店已通过施划一米线、发号购买及开设多个柜台分流销售的方式,缓解人员聚集的情况。该负责人也呼吁,希望顾客能够配合店内工作人员,主动保持一米间隔。在当日无货及没拿到号的情况下,可以择日再来。除了线下销售,京客隆也开辟了线上渠道,可预约购买。

相关新闻

** 先预约后配售**

** 口罩不再难买**

口罩安全销售与减少人员聚集如何兼顾?近一个月来,密云区采取的“口罩预约配售”模式或许可为破题提供新思路。

早在2月15日,密云区就率先采取了先预约后购买的口罩配售模式。这样的销售方法,既满足了区域内市民对防疫物资的需求,同时也将人员排队聚集的风险降到了最低。

2月15日至今,密云鼓楼、果园街道及檀营地区组织居民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向所住社区、村进行预约登记。由街道乡镇负责统计,上报需求数量,随后由区医药药材公司工作人员按照居民的预约顺序,分组来到社区进行配售。

张爱民作为配送组的成员之一,每天负责为果园新里、瑞和园两个社区下的8个小区配售口罩。20余天来,他所负责的小区已经完成了两轮的口罩配售工作。与此同时,他也见证了居民从赶早预约、怕买不到口罩;向放心使用、快用完时再预约的心态转变。

“起初不少居民都担心口罩能否持续供给,但随着我们每天都来到小区并按预约量完成配售,大家也逐渐放下心来。”张爱民说,为了防止人员聚集,每次配售只通知10户左右的居民前往门店领取口罩。等这十几户快领完了,他们才会联系下一批居民。虽然这样做每天要多花上四五个小时,但效果十分明显。

据密云区医药药材公司经理罗万强介绍,目前公司方面共组织了65名工作人员,他们分成24个小组,为鼓楼街道、果园街道、檀营地区等48个社区进行配售工作。其余的乡镇由工作人员按照提前上报的配售数额。将口罩送至社区后,小组成员会与社区工作人员一道,按照前一天居民的预约顺序,分批次通知他们凭身份证到销售点购买。“公司每天口罩的供应量,已经从疫情初期的每天2万余片,提升至了每天18万片左右。除了进一步以配售模式为辖区居民、复工复产企业提供口罩外,待产量进一步增加后,口罩销售渠道也将回归正常,逐渐由药店向社会供应。”

本报记者 陈圣禹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