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融转型阵痛依然在持续。
4月9日晚间,中国华融(2799.HK)发布了2019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6.56亿元,同比增长5%。当期归属于股东净利润14.24亿元,虽然不像2018年大幅下降92.84%,但2019年中国华融归股东净利润还是同比下降了9.59%,公司回归主业带来的业绩承压期仍未过去。
回归主业,业绩承压
2019年初,中国华融方面曾在公司业绩会上表示,公司的资产规模不再如以往一样的扩张,而是转向调整资产结构,并对重点金融机构缩表。目前,监管对华融鼓励的业务方向,一是对出现风险问题的金融机构进行托管;二是参与化解地方政府隐形债务,地方隐形债务化解将成为华融的不良资产的来源。
从2019年年报数据来看,公司总资产确实在当年小幅下降至1.705万亿,同比减少了约50亿元。各业务条线上,不良资产经营分部业绩也创新高,达到697.9亿元,同比增长7.8%。不良资产经营业务营收占总收入比重也比2018年上升1.6个百分点至62%。具体到不良债权资产收入,华融也实现了350.67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8%。
如此来看,华融转型似乎还算顺利,但回归主业、处置资产也使得公司其余经营数据承受压力。
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和投资分部为例,该分部2019年亏损134.87亿元,较上年的亏损97.35亿元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对此华融解释称,香港子公司因经营环境复杂多变、拟撤并非金融子公司因业务整顿清理等原因计提较大金额减值损失,造成资产管理及投资分部业绩下降明显。
另一方面中国华融2019年营业支出也较2018年增加了约12亿元至1020亿元。其中在营业支出和利息支出减少的情况下,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占据了营业支出变动的大头。2019年,中国华融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了44.3%至249.66亿元。
中国华融表示,除2019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项目风险暴露的影响外,公司根据瘦身化险总体安排,加大项目回收和风险化解力度,转回部分减值准备造成了2019年信用减值损失的大幅度增长。
业绩表现也反映在中国华融股价上,继“赖小民事件”后,中国华融股价持续跌跌不休。在2018年初至今的两年多时间里累计下跌了近75%。截至4月9日收盘,中国华融股价收于0.95港元/股,不仅遭跌破了发行价,甚至还跌破了面值。这其中公司转型以来承压的基本面对股价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目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及外部环境影响下,国内不良资产处置需求正在提升,给不良资产收购提供了好时机。但有四大AMC内部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未来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导致收购后的不良资产处置并不能如预想中顺利。
另一方面,今年国内第五家全国性AMC和首家外资AMC相继获批,地方性AMC和银行系AIC也迅速扩大,也将挤占传统的“四大”AMC空间。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地方性AMC资金体量和处置方式有所局限,不会对全国性AMC市场份额产生较大威胁。但银行系AIC背靠五大行,专注于不良资产市场化债转股的处置方式,对全国性AMC威胁较大。
由此来看,转型成功后中国华融的发展前景依然并不明朗。
2020年“卖卖卖”不停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发布2019年年报的前一天,中国华融宣布将转让旗下华融华侨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融华侨)91%股份。
对此,华融解释为“整合附属公司”,可以视作公司回归主业的布局之一。
公开信息显示,华融华侨是中国华融的全资子公司华融致远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旗下企业,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投资业务;资产重组与并购业务;资产经营与管理;企业管理咨询;财务顾问;投资咨询;法律与风险管理咨询。从天眼查数据来看,华融华侨旗下包含了大量的股权投资和产业投资企业。
此次华融转让华融华侨股权公告显示,股权转让待审批同意后组织实施,具体转让价格将根据评估结果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于本公告日期,华融致远持有华融华侨91%的股份,为其控股股东。公司于本公告日期并未就本次股权转让订立具约束力的协议,且并不保证任何最终交易将会落实。
这已不是今年中国华融第一次“变卖资产”。
稍早之前,公司还在青海产权交易市场放出了公开转让子公司持有的华融昆仑青海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融昆仑)75%股权的信息。而华融昆仑则是青海省内唯一持有AMC牌照资管公司,意义非凡。
除此以外,2020年中国华融还处置了大量港股公司股权。据港交所此前披露信息,共计12家“华融系”上市公司的股权发生变动,相对的股权局均是华融此前通过股权抵押贷款、股份定向增发、认购可换股债券,以及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IPO等方式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