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前总理英拉大米渎职案延期宣判 法院发出拘捕令

APD News

text

亚太日报8月25日消息,泰国最高法院日前向前总理英拉·西那瓦发出逮捕令。

最高法院原定于8月25日对英拉的大米收购案进行宣判,但由于英拉称病,未根据法院要求出庭,法院今将该案宣判日期推迟至9月27日,并宣布没收英拉3000万泰铢(约合人民币600万元)的保释金。

“惠农政策”何以引来“大米案”

英拉政府2011年推出大米收购政策,以远高于市价的价格直接向农民收购稻米。这一政策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提高农民收入,巩固执政基础;二是试图凭借泰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的地位,垄断国际大米市场,推高国际市场的大米价格。

然而,这两个打算最终都落了空。

自泰国政府开始收购大米之后,国际市场大米价格下跌了近60%。分析认为,随着全球大米产量增加,印度等国恢复出口,大米价格迅速降了下来。泰国的大米价格由于被政府人为抬高,失去了国际竞争力。

由于销售受阻,泰国国家财政没有足够资金支付农民大米款项,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反对者称,英拉的大米收购政策是典型的民粹主义——用纳税人的钱换取农民的选票,并滋生了大量的腐败行为。

媒体此前报道,2016年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英拉政府时期的大米收购项目共造成3000多亿泰铢(约合86亿美元)的损失。

失败的大米收购计划持续发酵,再加上后来英拉政府意图特赦前总理他信、试图更改上议院产生办法等举措引发民众抗议,导致英拉政府垮台。

“大米案”令英拉深陷诉讼泥潭

大米滞销引发政府财政危机,成为英拉下台的导火索。2014年5月,泰国宪法法院以滥用职权、违反宪法为由解除英拉的总理职务。

2015年1月,泰国国家立法议会通过对英拉的弹劾案,并规定其五年内不得从政。当年2月,泰国检方正式向最高法院提起针对英拉的刑事诉讼,指控其推行的大米收购项目违反刑法和反贪污法,造成财政亏空和粮食过度囤积。

当年5月,法院批准了英拉的保释申请,条件是英拉不得出国,并须出席今后所有庭审。

2017年7月21日,经过两年的案件审理之后,泰国最高法院召开英拉所涉大米收购案的最后一场庭审,决定于8月25日对此案进行宣判。

7月25日,英拉的律师表示,鉴于英拉因“大米渎职案”面临10亿美元的罚款,泰国当局冻结了英拉的7个银行账户。

英拉:曾经最美的泰国女总理

英拉·西那瓦,泰国前总理,国防部前部长,著名企业家。

1967年出生于泰国清迈府,第四代泰国华裔,客家人。泰国前总理他信最小的妹妹,比他信小18岁。

学生时代的英拉已是美人

英拉先后在泰国清迈大学和美国肯塔基州立大学取得政治学学士和政治学硕士学位

1988年英拉在泰国参加选美

1991年,英拉在肯塔基州立大学获得了政治学和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英拉在大学毕业后进入商界。1994年任泰国彩虹传媒公司总经理,1999年任泰国AIS电信公司副总裁,2002年至2006年任AIS电信公司总裁,2006年至2011年任SC地产公司总裁。

成为泰国为泰党的总理候选人之后,英拉辞去其全部商界职务。

2011年7月英拉在竞选时与选民握手

2011年英拉初涉泰国政坛即震撼选民

2011年8月5日,当选泰国第28位总理,即泰国首位女性政府首脑。

2013年6月兼任国防部长,此时深孚众望,民间希望她改善政府与军方关系

2013年12月9日,迫于反政府示威活动,英拉宣布解散国会下议院。泰国反对派于2014年1月发起的“封锁曼谷”活动,英拉陷入政治危机。

2014年5月7日,泰国宪法法院裁决英拉滥用职权罪名成立,解除其总理职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