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1日發佈2012年第70號和第71號公告,決定對原產於歐盟的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
圖為江蘇無錫的尚德電力工作人員操控叉車運送太陽能產品出庫。新華社發。
根據公告,此次調查涉及產品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28046190,該稅則號項下用於生產集成電路、分立器件等半導體產品的電子級多晶硅不在本次調查產品範圍之內。
公告稱,商務部將對本案以及今年7月20日商務部已發起的對原產於美國和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反傾銷調查及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反補貼調查進行合併調查。
商務部公平貿易局介紹,本次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立案,是應江蘇中能、江西賽維LDK、洛陽中硅、重慶大全新能源等四家多晶硅企業的申請。這四家中國多晶硅企業的申請書提供了歐盟多晶硅傾銷、補貼和對中國產業損害的初步證據。
江蘇中能副總經理呂標錦介紹,證據信息的主要來源包括:歐盟多晶硅生產企業的年報、公司網站;歐盟和歐盟成員國相關政府機構的網站;市場和行業研究機構的報告;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文件;中國和其他國家調查機關對歐盟及其成員國進行的反補貼調查的裁決。
中國有色金屬協會硅業分會預測,在進口衝擊之下,2012年中國國內多晶硅產量約將比上年下滑25%,為6萬噸,而進口量將突破8.5萬噸,比上年增長30%,其中約95%來自美國、韓國、歐盟。8.5萬噸進口量,按23-25美元/公斤的價格計算,商務部的兩次調查涉及進口總值約21億美元。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表明,受進口衝擊,中國43家多晶硅企業僅五六家勉強開工生產,其他超過80%的企業已經停產,技術團隊和工人流失,全行業面臨嚴重生存危機。今年初,對歐盟多晶硅發起“雙反調查申請的四大企業還能維持生產,到第二季度,兩家企業——江西賽維LDK、洛陽中硅已接近完全停產狀態。此外,投資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一家浙江多晶硅企業已經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中國多晶硅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魯瑾表示,目前江蘇中能、賽維、大全新能源等國內龍頭企業的技術水準已達到或領先國際先進水準,並解決了副產物污染環境的問題。“中國多晶硅產業當前的困境主要是由海外多晶硅的不公平貿易造成的。
中國光伏產業聯盟主席朱共山介紹,近年來,中國多晶硅產業開始發展壯大,只要能維護好公平貿易的大環境,完全有能力與海外巨頭同臺競技。
本次調查自2012年11月1日起開始,通常應在2013年11月1日前結束調查,特殊情況下可延長至2014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