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千年古陶藝在傳承中煥發生機

text

新華社拉薩7月10日電(記者許萬虎、劉坤)身為西藏制陶技藝的傳承人,41歲的頓珠也許不曾想到,與自己朝夕相伴的藏式陶器,竟能漂洋過海得到澳大利亞客戶的青睞。

陶器是藏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皿之一。西藏制陶歷史源遠流長,從古至今,遍佈高原各處的“陶鄉”不勝枚舉。

頓珠所在的西藏日喀則地區江孜縣卡麥鄉,就是有名的“高原陶鄉”,誕生於此的“卡麥陶器”已有千年曆史。如今,僅卡麥鄉格益、朗嘎兩村就有90戶、480人從事制陶業,佔兩村總人口的43%。

據了解,西藏制陶技藝多為家族傳承,且傳男不傳女,因此,藏族制陶幾乎全由男人承擔。如果自家沒人制陶,則可以去親戚家或同村師傅處打下手,做零活,從旁學習。

頓珠是典型的藏族漢子,卻有一雙巧手,擁有近30年制陶經驗的他告訴記者,採挖陶土是制陶的第一步,陶土主要由制陶的男人負責挖掘、運輸。

原料到位後,便是砸土、和泥、拍器底、貼器壁、安口沿、安壺嘴、安壺柄、陰幹、燒制、上釉……幾道繁瑣而固定的工序之後,精美實用的陶制器皿方可成型。

頓珠介紹,藏式制陶技藝除了運用在陶鍋、酥油茶壺、青稞酒壺等生活用陶之上,在宗教器皿中也很常見。

一直以來,巧奪天工的藏式陶器還是幫助民眾致富增收的“金疙瘩”。制陶技藝幫助陶匠養家糊口。因此,陶匠技藝學成後,會向師傅獻上一條哈達,以表感恩。

行走在日喀則至拉薩的路上,或是在雅江邊,常能聽到運送陶器的毛驢馱隊傳來叮噹聲,看到賣陶人在大樹蔭蔽下,燃起香爐,一面乘涼,一面呼喊著兜售自己的“傑作”。

在過去,陶匠一般沒有耕地,主要靠售陶換取糧食、茶葉、酥油和鹽巴。如今,陶匠不再是身份低微的民間藝人,原始的售陶方式也早已成為歷史。

“在舊西藏,制陶人往往被視為下等人,他們甚至不能與旁人同桌就餐。”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負責人阿旺旦增說,如今得益於國家和自治區非遺保護力度不斷加大,這些傳統技藝傳承人被冠以工藝美術大師的稱號,社會地位和自信心空前提高。

近年來,藏式陶器的銷路也越來越廣,出自名家之手的陶器往往價格不菲。以卡麥陶器為例,在當地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卡麥鄉制陶技藝告別了粗加工,不僅與一些文化產業公司合作創立了品牌,還與澳大利亞的客戶達成意向性銷售合同。

“以前都是背著陶器去城裏賣,收入有限,現在村民們不用擔心銷路問題,拉薩、日喀則、山南、那曲等地的需求量很大。我們只需每天不停地制陶,月收入就能增加7000多元。”頓珠說。

“下一步我們將邀請文化產業開發公司對陶器的產品設計、產品包裝進行優化,進一步增加其經濟效益,努力使西藏千年古陶藝在傳承中煥發新的生機。”江孜縣創先爭優強基惠民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張桂英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