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綜合報道,中國總理李克強16日開始對英國進行三天正式訪問,外媒對此紛紛進行報導,除關注訪問將極大推進兩國經貿合作關係之外,外媒也關注中英兩國國際地位的此消彼長。
英國 《金融時報》 報導,儘管面臨種種挑戰和潛在分歧,但英中在重大問題上仍有更密切合作的空間。能源應當處於雙邊討論的中心地位。西方石油公司一直在爭先恐後地與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做生意。去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淨進口國。
報導稱,在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部的穿針引線下,中國和英國還將在明年的聯合國國際氣候談判之前簽署一份氣候變化協定。卡梅倫和李克強還將達成一份協議,恢復英國牛羊肉對中國的出口,這為中國解除持續30年的英國牛肉禁令鋪平了道路。英國政府表示,對英國經濟而言,此舉的價值可能高達1.2億英鎊。其他宣佈內容還包括,中國金融服務集團歐擎集團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在英國開設其首家海外運營機構,並將安排至多1.5億英鎊投資於英國及歐洲中小企業;中國最大的民營投資集團——中國民生投資公司計畫在倫敦開設一家歐洲總部,準備投資15億美元。
但報導稱,兩國關係比這一切都更加重要,本周的對話應當更具“實質性。在對兩國都真正重要、能夠經受住其它所有事情上難免的風雲變幻的核心問題上,開展更高水準的合作,合作的關鍵課題應當是能源。
報導稱,由於對能源的巨大需求,中國應成為新能源科學的全球領先者,比如自主開發小型核反應爐設計、儲能技術、使用最少水資源的葉岩開發技術,以及高能效的材料和車輛。而擁有一流研究型大學的英國,是美國以外唯一具有寬廣而深層次的經驗、能夠開發各種可能性的國家,可以為中國提供研發方面的支援。
報導稱:“與其糾結於可能不了了之的協議的細節,李克強和卡梅倫應當開展一些大思維,圍繞一項契合兩國需要的共同議程商定一個工作計畫。那才是建立信任的方式。
英國 《衛報》 的一篇評論說,在李克強訪英前夕,“北京決定溫和地告誡英國,要有自知之明。
文章引述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的話說,**中國已經不再把英國看作是歐洲最重要的國家,現在德國、法國已經排在英國之前。 **
文章說,劉曉明的話說明,中國無暇顧及外交上的一般禮儀,想要提醒歐洲國家,尤其是英國,究竟誰才是21世紀的領頭羊。文章說,人權議題將會被提及。但是,所有歐盟國家為了不激怒北京,都採取了所謂“人權對話的形式來討論此議題。
卡梅倫將在會晤李克強時提及中英“人權對話,這樣他就可以對英國公眾說,他向中國提出了人權問題。 對於李克強的來訪,經濟合作仍是英國媒體關注的主要議題。
《泰晤士報》 除獨家發表李克強的評論文章外,還刊登報導,介紹這次訪問中可能涉及的合作領域。
報導說:**“中國總理李克強今天來訪,開始一場金額可能高達180億英鎊的投資閃電戰,中國對英國經濟的參與將加速進行。 **
該報引述英國政府內部的消息來源說,這次訪問的焦點是經濟合作,因為“中英兩國擁有互補的經濟結構。報導說,英國對中國投資採取“門戶開放政策,連核電這樣的敏感部門都允許中國投資。
新加坡 《聯合早報》 報導,李克強此次訪英將呈現多個亮點,首先是中英兩國高層間的互動。據瞭解,李克強將與卡梅倫進行長達五個小時、內容廣泛的會談。
對於中國總理的到訪,英國財政部長、能源與氣候變化部長等一些政要均表現出期待,認為訪問將極大推進兩國經貿合作關係。
報導稱,經貿合作一直是中英關係的“壓艙石和“穩定器,訪問的另一亮點是兩國有望簽署經貿協議。此番雙方將在核電、高鐵、金融等領域深入開展務實合作。據瞭解,兩國將在多個領域簽署40多項合作協定,價值總額超300億美元。
中英合作已從過去單一的商品貿易合作,逐步拓展到基礎設施、金融服務、節能環保、汽車航空等多個方面。
報導稱,金融領域將是本次經貿合作值得期待的一大亮點。近年來,隨著中英金融合作駛入快車道,倫敦在角逐歐洲人民幣離岸中心方面競爭力逐漸增強。2014年早些時候,兩國央行已正式簽署了人民幣清算和結算協定。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高燕此前曾表示,倫敦一直在致力於成為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此次李克強訪英將在這個問題上取得積極進展。
除金融外,核能、高鐵合作項目的落實也被外界普遍寄予厚望。剛剛結束的中英經貿聯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上,雙方已就加強核電、高鐵等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