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 | 朝核問題:耳光不能隨便打

亞太日報

text

文 | 亞太日報特約記者 張寧

恰逢除夕,朝鮮發射衛星。計劃事先已經公佈,各方反應依然強烈。

美國有一種聲音說,此次發射和此前的聲稱核爆,是在給中國難看。然而,究其根源,朝鮮問題的形成與發展,是美國以冷戰思維為先導的朝鮮半島政策所種下的惡果。

這是2月7日在韓國首都首爾拍攝的韓國媒體報道朝鮮發射遠程火箭的電視截圖畫面。

朝鮮半島無核化,符合包括美國在內的有關各方利益。然而,從美國半島政策的演進來看,它的作為,似乎並未把朝鮮半島穩定當作優先考慮,倒是常常夾帶私貨,為所謂的“遏制”戰略服務。這才是朝核問題的癥結所在。

黑鍋不能隨便讓別人背。解決問題,亦不能輕易訴諸武力回應。無論對象是誰,耳光不能隨便打。

敵對是不安全感的來源

朝鮮核計劃早在1950年代便已啟動。至1980年代初,朝鮮已擁有6個核研究所、2個研究反應堆、6個鈾礦、一個核電試驗堆和一個核廢料儲存場。

在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美國密切關注朝鮮核計劃的進展,但並不認為其構成威脅。中央情報局1983年的評估報告說,朝鮮不可能研發核武器,中情局“並不相信朝鮮擁有足夠設施和必要原料來發展核試驗與核武器”。

這張朝中社驗的消息。朝鮮政府當天發表聲明,宣佈成功進行首次氫彈試驗。新華社/朝中社

在這一時期,蘇聯和中國是美國主要的假想敵,並且先後擁有核武,因此美國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主要是針對中、蘇,朝鮮沒有被它放在眼裏。

然而,在不相信朝鮮發展核武的前提下,美國並未放棄朝鮮停戰後一直延續的對朝遏制政策。出於意識形態的敵對,美國把朝鮮視為東方陣營的成員,對朝實施嚴厲的遏制政策。

這種遏制政策,也曾出現短暫的搖擺和鬆動。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卡特總統一度考慮從韓國撤軍,這使他得到平壤某種程度的認可,卸任後曾幾次扮演西方和朝鮮之間的斡旋者角色。

可惜,立場強硬的繼任者里根上臺後,沒有實現卡特的計劃,繼續維持並反而加強了駐韓美軍,繼續拒絕和朝鮮舉行雙邊會談。

美國的敵視,是朝鮮始終缺乏安全感的根本原因。朝鮮十分清楚,真正威脅它安全的只有美國。因此,朝鮮尋求一切途徑和美國對談,希望能與美國達成和平協議。

美國的一再拒絕,促使朝鮮升級核武發展,尋求安全感。因此,朝方一再以“回應美國敵視政策”作為發展核武的理由,恐怕並非虛構。

互不信任導致對抗升級

進入1980年代,中國和蘇聯(以及它的繼承者俄羅斯)為朝鮮半島無核化,作出過諸多努力。

1985年,朝鮮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是半島無核化的重要成果。

儘管由於檔案尚未解密,我們無法得知中、蘇所起的具體作用。但從當時的國際輿論看,人們相信中、蘇在朝鮮簽約一事上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

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於1月3日簽署朝鮮氫彈試驗最終命令。新華社/朝中社

可惜的是,朝鮮和美國之間的互不信任與敵意並未減弱,這使得朝鮮簽約的成果並未得到鞏固,直至最終喪失。

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第三條第四款,無核國家加入《條約》,必須在18個月內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簽署《安全保障協定》。

這項協定的重要性在於,要求條約方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交核設施和設備清單,以備核查。可見,該協定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落實保證。

在期限尚未到來之前,美方便已懷疑朝方簽署《安全保障協定》的誠意。理由之一是:朝鮮1986年建成的石墨慢化氣冷堆,目的不僅是解決能源短缺,而有可能要用於軍事目的。

朝方雖然否認美方說辭,但它拒不簽署《安全保障協定》則是事實,也繼續給美方提供了攻擊的口實。

1989年,美國情報部門又聲稱發現朝鮮寧邊反應堆停堆7天,據此認為朝鮮正在分離鈈,這意味核計劃的擴大。

當年7月,《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指責“朝鮮核設施已經擁有提取鈈的能力”。這引起朝鮮的強烈反彈,朝中社8月4日發表文章否認說,《華盛頓郵報》的報導是“徹頭徹尾、毫無根據”的謊言。

這是朝方第一次公開否認正在發展核武,但它仍不簽署《安全保障協定》。

回顧1980年代,可以看出,美國在對朝遏制的同時,依靠中、蘇的合作,成功促使朝鮮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然而,美國並未放棄對朝敵視的政策,這一點,朝鮮也心知肚明,這導致各方促使朝鮮放棄核計劃的努力,並未落到實處。

冷戰後,美朝“互抽”加劇

在中國、日本、韓國等方的共同敦促下,1992年1月,朝鮮終於簽署《安全保障協定》,此時,已超過期限幾乎5年。

當年5月份,按照協定要求,朝鮮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交了長達150頁的核設施與設備申報清單。

這份清單嚇到了美國。美方分析認為,朝鮮申報的核反應爐既可發電,也可用於製造鈈。朝鮮申辯說,它所擁有的鈈不夠製造核彈頭。但美方不相信。

1992年5月至1993年2月,國際原子能機構對朝鮮已申報的核設施進行6次抽查,認為其分離鈈的數量多於申報數量。

克林頓政府聲稱,衛星偵察顯示,寧邊地區有兩處軍事基地的“可疑物資”,朝鮮沒有申報。國際原子能機構要求,朝鮮開放寧邊地區供核查。

在美國的壓力下,1993年3月,朝鮮宣佈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這使各方先前的所有努力,幾乎化為烏有。這被稱作第一次朝核危機。

1994年,經過國際社會一系列艱難斡旋後,美國和朝鮮簽署《關於朝鮮核問題的框架協議》。

依照協議,美國牽頭幫助朝鮮建設輕水反應堆,供其發電,幫助其解決能源短缺問題;朝鮮則承諾凍結核計劃。

當時,人們為第一次朝鮮核危機的化解而歡呼。然而,美國並未從根本上改變對朝敵視政策,它對朝鮮的援助承諾也並未落到實處。這導致了危機並未化解,反而日益升級。

1995年5月11日,在聯合國總部舉行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會議,決定無限期延長該條約。

癥結在於,冷戰結束後,美國防止核武擴散的重點不再針對俄羅斯和中國,而把目標轉向對美國抱有敵意並擁有核潛力的對象。朝鮮顯然首當其衝,成了此時美國限制核武的頭號目標。

另外,俄羅斯和中國的對外政策也在發生變化,這使得朝鮮的孤立感加劇。朝鮮似乎日益感到,依靠任何人的安全承諾都不靠譜,只有直接找美國。這或許是它為何四度核爆、不斷發射以讓美國關注的根本原因。

與此相反,2006年朝鮮第一次核爆後,美國就徹底關上了對朝接觸的大門,拒絕和朝方單獨對談。

最近10年來朝鮮半島發生的事情大家都記憶猶新。自2006年起,朝鮮4次聲稱核爆,不斷發射衛星;美國則不斷升級制裁和打壓措施。這種“互抽”局面,已經成了惡性循環。

在這種雙方互不妥協的對抗局面下,2003年起,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啟動,先後舉行六輪會談,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2009年朝鮮宣佈退出後,六方會談至今沒有復會。

多邊合作機制,仍然是解決朝核問題的最佳選項。重要的是,美國必須改變對朝的敵視政策,朝鮮則必須停止影響半島安全、穩定的行為。

互抽耳光,可以休矣,否則,惡性循環還將繼續。

作者簡介:

張寧說,15年的記者生涯,似乎在不斷演繹一路向西的橋段,仍只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初級實踐。

2002年至2014年,張寧在10餘年間,五度轉場,先後在巴基斯坦、澳門、阿富汗、伊拉克和香港駐站。儘管從業經驗豐富,遺憾一直未能“沖出亞洲”。

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拉克這三個堪稱危險國度的摸爬滾打,令他的肌肉變硬,心腸變軟,略悟生命脆弱而寶貴的意義。

2004年東南亞海嘯、2011年美國撤軍伊拉克、2015年尼泊爾地震……這些重大新聞事件發生時,張寧都在現場,見證歷史。可以說,更多時候他的記者生涯與爆炸、槍擊和災難相伴,與此同時,他也試圖找尋這個世界何以變得如此恐怖和異常的答案。

“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仍不安寧,戰亂、恐怖、災難、災害,幾乎無處不在,今有幸借助亞太日報這一新媒體平臺,與朋友們分享自己的經驗和體會,幫助朋友們了解己身足跡尚未達到的領域,這是我最大的欣慰。”

張寧說,這些對戰地經歷的回顧,絕無自傲自矜成分,更多地是想和同儕分享內心交織的悲欣,共同為尚在硝煙裡煎熬著的兄弟姐妹祈福。過來人的心從未離去,仍與你們相伴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