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喧囂背後:一邊吹大泡沫,一邊自擠泡沫

text

【亞太日報訊】互聯網金融延續火爆勢頭。

一方面,不斷有新的資本進入網貸行業,更有不少平臺獲風投青睞;另一方面,P2P平臺倒閉和跑路現象不斷出現。而在行業監管政策尚未落地之前,互聯網金融從業者在追求規模的征途上,正經歷著邊吹大泡沫,同時又痛苦地擠泡沫的過程。與此同時,創新路在何方,這一必須面對的課題,也無時不刻在考驗著業界智慧。

“之前與我在一個業務團隊的成員,現在有十幾個出去做CEO了,年薪百萬以上都有不少。一位元P2P平臺CEO日前對記者表示。

這位年輕的CEO此前供職於宜信公司,他所指的業務團隊是宜信的一個貸款部門。宜信公司較早涉足P2P行業,隨著行業發展加快,從宜信出來做CEO的絡繹不絕,宜信也成了網貸業的“黃埔軍校,業內也經常有人以“宜信系自居。

最近兩年,互聯網金融火爆異常,然後,在一片火熱的表像背後,也隱藏著一些危機。可以說,行業一邊在急速地吹大泡沫,一邊又極為痛苦地擠泡沫。

有平臺年推廣費達7000萬

前述CEO所說的業內高管年薪在百萬以上,實際上並不普遍,這些公司大都背景深厚,實現盈利並不困難,而更多創業型公司則以股權激勵等方式代替高薪。

據悉,創業型P2P公司為迅速做大業務,提升估值,拿到更多外部融資,普遍選擇在行銷和市場方面發力,燒錢由此開始。

一位元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某知名P2P平臺每個月花在某搜尋引擎推廣上就在500萬~600萬元,一年接近7000萬左右。

P2P從業人員的薪資也水漲船高。北京某平臺CEO表示,其公司從百度挖來一位員工,該員工月薪比在百度高1000元,為6000元。3個月後,該員工離職去了另外一家P2P公司,月薪升為18000元,5個月後其又跳到第三家P2P公司,月薪變成25000元,8個月,薪資竟翻了4倍多。

中信騰牛網總經理黃海旻告訴記者,當前,互聯網金融發展火熱主要有幾大因素:一是監管政策支持,自上而下鼓勵創新;其次,互聯網技術顯著提高了金融服務效率,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為從業者和投資人都帶來效益。此外,與美國相比,中國工薪階層處於由存款向消費轉型的節點。

博金貸總經理熊小鵬也表示,今年全國“兩會熱議的“互聯網+的社會模式同樣離不開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必將成為人類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菜金融副總經理鄭海陽認為,互聯網金融也滿足了中國當前特殊金融生態下的市場需求,而且隨著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入,市場環境的不斷優化,互聯網金融的爆發式增長將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

業內:行業處於盤整階段

在金融市場上,風險型投資者會說,當泡沫來臨時,不應感到害怕,而應享受泡沫。過去兩年,網貸業的從業者都是享受到泡沫的人。然而,隨著平臺盈利趨難、成本增加等多重因素疊加時,行業泡沫的臨界點似乎也隨之而來。臨界點的到來,集中體現在平臺頻曝倒閉,行業洗牌也在加快。那麼,互聯網金融“病在哪兒呢?“目前來看,在整個金融體系中,互聯網還是一個分發管道的角色,一種行銷工具。黃海旻表示。

眾信金融COO譚陽坦言,並不存在所謂信用貸款,貸款從原理來說都是抵押類貸款,平臺想要做到純資訊仲介很難。

不少公司為了節省成本,也減少了對搜索平臺的投入,紛紛轉向品牌和業務層面,一位業內人士稱,搜索並不能使平臺的品牌影響力有很大的提升,從長遠發展看,品牌對投資人的粘性至關重要。

不過,第壹投CEO唐震則認為,互聯網金融如可以稱之為一個行業,還沒有到洗牌時段,目前最多是盤整階段。

互聯網給傳統金融業務打上了“反應快、去中心化、用戶體驗好等標籤,由此,互聯網金融公司對交易規模的追求遠勝於業務品質,對於目前行業的業務類型,業內也有不同看法。

黃海旻表示,風投最喜歡的是純通道模式,可以實現交易規模的快速增長。而他們最看好的模式,是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每日經濟新聞 史青偉)